发改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发改要闻

中国经济稳中向好态势不会改变


发布时间: 2018-10-09 09:50:17来源:长江日报字号:[ ]分享:

    个别指标波动,是否意味稳中向好态势有变?中国经济能否顶住外部冲击?我国将以哪些真招实招应对?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能否实现?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近日接受记者采访,对这些热点问题作出详尽回应。

    中美经贸摩擦影响总体可控

    今年以来,投资、消费等一些经济指标出现不同程度回落。“总的来说,仍然属于正常波动的范围。”

    宁吉喆说,经贸摩擦对中国经济运行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既有短期影响也有长期影响,总的来看影响可控。

    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看,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内需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不断增强。发挥好居民消费和有效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可以把外部经贸摩擦的影响缩小到可控范围内;从对就业的影响看,当前我国正处于就业的良好时期,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让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落地生效,能够有效克服经贸摩擦对就业的影响;从对物价的影响看,我国有世界上最大最齐全的产业体系,工农业产品供应充分,服务业供给不断增强。只要保证供求基本平衡,因经贸摩擦带来的个别商品价格波动很难带来全局性价格上涨;从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看,当前我国货物贸易保持顺差,服务贸易逆差稳定,跨境资本净流入,我国客观有条件、主观有能力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五个扩大”着力做好“六稳”工作

    宁吉喆说,当前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主要从五个“扩大”着力——

    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舒适度。“更大程度更大规模简政、减税、降费,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用真金白银的政策为企业保驾护航。”宁吉喆说。

    扩大就业再就业。针对中美经贸摩擦对就业带来的影响,一系列新的应对政策正在陆续出台。

    扩大国内需求。破除制约居民消费升级的体制机制障碍,出台支持有效投资的政策,加大力度补短板。

    扩大改革开放。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深入推进财税、金融、国企、投资、价格等重点领域改革;落实扩大开放、大幅放宽市场准入的重大举措,切实保护在华外资企业合法权益。

    扩大国际多元化市场空间。结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世界上支持平等协商、互利共赢的国家和地区在更广泛领域内扩大贸易投资往来。

    “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快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也要对中美经贸摩擦的影响充分评估,做好应对准备。”宁吉喆说。

    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可以实现

    宁吉喆说,中国经济具有韧性和弹性,具有应对风险的经验和方法,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在各类市场主体的主动应对积极作为下,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可以实现。

关闭
.

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官网手机端

今日头条

大督查提意见

产业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