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多项民生指标增速跑赢GDP
发布时间: 2019-01-28 10:04:55来源:长江日报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
长江日报讯(记者黄莹 章鸽 刘嘉 胡雪璇 通讯员戴良军 陈莉)长江日报记者25日从多部门了解到,2018年武汉多项民生指标跑赢GDP。
兜底:低保标准综合增幅10.68%
2018年,武汉市低保、特困等对象保障标准再次提高,提标增速超过GDP和CPI增长幅度。城市低保标准从每人每月670元提高到715元,农村低保标准从每人每月500元提高至580元。城市特困人员、孤儿供养标准由每人每月1340元提高到1430元,农村特困人员、孤儿供养标准由每人每月985元提高至1100元,集中供养孤儿标准由每人每月2145元提高至2300元。
经测算,提标后武汉市低保标准综合增幅10.68%,完成2018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低收入家庭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的目标任务。总体上看,在现有保障30万人的基础上,新增加5万受益群众。同时,农村低保标准由“十二五”末仅为城市低保标准的55%提高到81%,城乡差距越来越小。
此外,公共财政用于兜底民生保障的力度更大了。2017年,全市共投入社会救助资金约13亿元,2018年,增加财政投入2亿元。
收入:今年最低工资标准还要上调
2017年11月湖北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后,武汉市7个中心城区及东西湖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武汉化学工业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最低工资标准,从1550元/月上调为1750元/月,蔡甸、黄陂、新洲、江夏4个新城区标准从1320元/月上调为1500元/月,增长11%以上。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根据最低工资两年上调一次的惯例,我省2019年还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武汉也将随之同步增长。
教育:全市新增学位总计近6万个
2018年,全市新投入使用的公益普惠性幼儿园54所,新投入使用的中小学31所,新增数量均较上年度增加50%以上。全市新增学位总计近6万个(其中幼儿园11925个,中小学47775个)。新增幼儿园学位数和中小学学位数,均为上年度新增量的1.5倍以上。大大缓解了“入园难”和局部地区“大班额”等问题。
医疗:全市新增儿科床位642张
截至目前,全市32家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全部开设了儿科独立病区并提供24小时儿科门急诊服务,全市新增儿科床位642张,较2017年增加15%,儿科医疗资源短缺问题有所缓解。
福利:节日工会慰问品标准达1700元
根据新修订的《湖北省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实施细则》,工会福利将在2018年基础上大幅提高。1月1日起,基层工会逢年过节可以向全体会员发放的节日慰问品,由每人每年不超过1200元提高到1700元,工会经费充足的企业单位,由每人每年不超过1500元调高至2000元,较上年增幅均超30%。此外,工会会员去世,可给予的慰问金由1000元调高至3000元,提高了两倍。
上一篇: 拉满弓使满力确保一季度“开门红”
下一篇: 武汉精准施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