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新道路 中国发展是世界的机遇
发布时间: 2016-11-21 08:00:00来源:武汉市发改委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
习近平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演讲强调
亚太要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新路
新华社电 2016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19日在秘鲁利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并发表题为《深化伙伴关系 增强发展动力》的主旨演讲,强调亚太要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新道路。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带动亚太国家共同发展,为本地区人民创造更多机遇。
习近平指出,当前,亚太处在发展关键当口。作为全球经济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亚太要发挥引领作用,采取有力协调行动,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新道路。
第一,促进经济一体化,建设开放型经济。我们应该构建平等协商、共同参与、普遍受益的区域合作框架,坚定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要重振贸易和投资的引擎作用,增强自由贸易安排开放性和包容性,维护多边贸易体制。要积极引导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着力解决公平公正问题,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增强广大民众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第二,促进互联互通,实现联动发展。我们要推动建立覆盖整个亚太的全方位、复合型互联互通网络,深入落实北京会议制定的互联互通蓝图,确保2025年实现全面联接的目标。中国欢迎各方参与到“一带一路”合作中来,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谋发展。
第三,促进改革创新,增强内生动力。我们要落实好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北京会议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达成的共识和原则,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坚定推进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理念、模式、路径创新,推动产业和产品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跃升,拓展发展新空间。
第四,促进合作共赢,深化伙伴关系。我们要深化命运共同体意识,让彼此越走越近。要不断提升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共同搭建平台,共同制定规则,共享发展成果。要平等参与、充分协商,要相互帮助、共同发展,全力营造健康稳定的发展环境,不让任何因素干扰亚太发展进程。
习近平指出,中国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有力带动了亚太和全球经济增长。今年是中国实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我们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将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促进创新发展,着力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着力实现共享发展、绿色发展。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是光明的。中国发展是世界的机遇。
习近平强调,中国正式成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25年来,同各成员携手走过的是一条聚焦发展、共谋繁荣之路,是一条持续开放、深度融合之路,是一条锐意进取、勇敢创新之路,是一条互敬互助、共同发展之路。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将扎根亚太、建设亚太、造福亚太。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带动亚太国家共同发展,为本地区人民创造更多机遇。工商界是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力量,是推动改革、发展、创新的主力军。希望大家勇立潮头、积极行动,在合作中实现共赢,在耕耘中收获果实,为亚太乃至全球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
王沪宁、栗战书、杨洁篪、梁振英等参加上述活动。
当天,习近平还出席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同工商咨询理事会代表对话会,同代表们就亚太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一体化、互联互通、中国经济形势和政策等议题交换看法。
‘
全球连线gt;gt;gt;
中国发展是世界的机遇
——习近平主席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主旨演讲引热议
中国和秘鲁相距遥远,《英汉大词典》有一个词语,叫“从中国到秘鲁”,意思是走遍天下。今天,我们不远万里来到利马,共同的目标是探讨推进亚太发展思路和举措。
任何区域贸易安排要获得广泛支持,必须坚持开放、包容、普惠、共赢。我们应该构建平等协商、共同参与、普遍受益的区域合作框架,封闭和排他性安排不是正确选择。
建设亚太自由贸易区,是事关亚太长远繁荣的战略举措,工商界朋友称之为“亚太经合组织之梦”。
当前,围绕经济全球化有很多讨论,支持者有之,质疑者亦有之。总体而言,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同时,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全球发展提供强劲动能,也带来一些新情况新挑战,需要认真面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国际分工体系加速演变,全球价值链深度重塑,这些都给经济全球化赋予新的内涵。
3年前,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以互联互通为着力点,促进生产要素自由便利流动,打造多元合作平台,实现共赢和共享发展。截至目前,共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和支持,结成志同道合、互信友好、充满活力的“朋友圈”。
亚太发展到今天,每迈出一步都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改革创新是好事,也是难事。中国古语说:“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拉美谚语说,“没有比缺乏意志更大的困难”。
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有力带动了亚太和全球经济增长。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几年间,中国为全球经济贡献了接近40%的增量,对世界经济复苏起到重要支撑作用。近年来,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我们坚定信心、主动调整,经济增速仍然位居主要经济体前列,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25%以上。
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我们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创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我们将加大放宽外商投资准入,推进国内高水平高标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完善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促进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
中国古语说:“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秘鲁谚语说:“人民的声音就是上天的声音。”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要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是光明的。中国发展是世界的机遇。预计未来5年,中国进口总额将达到8万亿美元,利用外资总额将达到6000亿美元,对外投资总额将达到7500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达到7亿人次。这将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更丰富的产品、更宝贵的合作契机。
大家都知道,拉美是地瓜等薯类作物的原产地。我曾给中国一些企业家举过地瓜的例子。地瓜的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但它的块茎始终长在根基位置。同样道理,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将扎根亚太、建设亚太、造福亚太。
据新华社
演讲摘录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6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的主旨演讲,在会场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和共鸣。开放型经济、联动发展、伙伴关系、命运共同体……这些关键词被人们反复提起,他们最终得出一个共同结论:中国的发展将给世界带来巨大机遇。
构建开放型经济引共鸣
在本次利马会议上,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受到广泛关注。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开宗明义,以“开放是亚太经济的生命线”,强调构建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性,并指出,“建设亚太自由贸易区,是事关亚太长远繁荣的战略举措”。
泰国《曼谷邮报》刊文指出,习近平主席的演讲向外界传递了明确信号:中国强调开放型经济,会更加开放,中国正在大力推动并深化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和亚太自由贸易区等多边贸易机制合作,这将大大有利于全球经济和贸易发展。
泰国开泰银行高级副总裁蔡伟才表示,各方都寄希望于中国能为世界经贸发展发挥引领作用,习近平主席关于建设开放型经济、深化伙伴关系的演讲给人们重塑了信心。
智利圣地亚哥股票交易所主席胡安·安德烈斯·卡穆斯表示,非常赞同习近平主席关于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论述。他说:“自由贸易促进了世界整体经济增长,是我们应该确立的发展方向,我坚信自由贸易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惠及人民。”
推进联动发展受瞩目
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瓶颈,一个重要挑战就是如何实现经济全球化中的公平分配。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再次开出“中国药方”:要推动建立覆盖整个亚太的全方位、复合型互联互通网络。
委内瑞拉经济学家阿德利亚斯说,中国在过去几年间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这将有助于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共享地区和全球经济发展,融入全球价值链。
秘鲁驻华大使卡洛斯·卡普纳伊指出,秘鲁希望借助中国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包括中国在内的更多亚洲国家的经贸合作。他认为,中国在帮助拉美实现互联互通方面大有可为。
印尼政治分析人士李卓辉对记者说,中国在推动互联互通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如“一带一路”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亚太国家寄望中国来推动互联互通,以实现改革创新发展。
中国未来机遇备受关注
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影响越来越大,各方高度关注中国经济政策走向。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就中国当前经济态势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精辟阐述,用事实说话,以数字证明,展示中国自信,传递发展信心。
秘鲁利马商会会长马里奥·蒙吉拉尔迪认为,中国持续推进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将让更多外国企业进入拥有13亿多人口的巨大市场,同时中国企业还将对外投资,这是亚太国家希望看到的。
秘鲁全国私营企业联合会主席马丁·蒙特韦德说,习近平主席讲话透露出明显的意愿——中国愿与世界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发展机遇。他相信,中国投资软环境将更开放、更宽松、更透明,为外企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习近平主席邀请大家与中国携手,一起发展经济”,美洲理事会副主席埃里克·法恩斯沃思说,“中国和拉美、中国和美国之间将会在基础设施和农业等领域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据新华社
新闻综述gt;gt;gt;
峰会聚焦互联互通与贸易自由化
新华社电 正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的2016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19日聚焦经济融合的重要手段——互联互通与自由贸易。
美国脸书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在题为“互联互通革命”的主旨发言中,呼吁亚太经合组织各经济体充分利用和发挥互联网的作用,连接大众,共享经济成果。他以教育和医疗保健为例说,互联互通是实现目标的重要通道,各国政府都应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入全球互联互通平台。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之前有关退出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言论是本届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较受关注的话题。在峰会“重新设计贸易”的开放论坛上,北美自贸区重要经济体墨西哥总统培尼亚明确表示,北美自贸协定需要的是更新而非废弃。墨西哥的立场是重新谈判,加入环境和劳工规定等协议签署时未曾考虑的因素。
哥伦比亚虽不是APEC成员,但仍受邀参加峰会的非正式对话。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发言说,在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拉美国家之间应该营造一种“创新文化”,提高生产力,培育发展新动力。
桑托斯认为,拉美国家经济发展仍过多依赖基本生产资料,特别是原材料。为改变这一现状,桑托斯呼吁各领域加强协调,鼓励创新。他提议,亚太经合组织和太平洋联盟可在生物技术领域密切合作,利用拉美国家的生物多样性改变世界。
此次工商领导人峰会为期两天,共有超过1200名企业领导人出席,其中包括400多名中国企业代表。
2016年APEC领导人会议周14日在利马拉开帷幕。本届会议的主题为“高质量增长和人类发展”。各经济体领导人及工商界代表围绕区域经济一体化、亚太自贸区、互联互通、服务业合作等问题深入交换看法。
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1989年,目前共有21个成员,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影响力最大的经贸合作机制。数据显示,亚太经合组织各经济体人口总量约占世界人口的40%,经济总量和贸易总量分别占全球的57%和48%。
新闻背景gt;gt;gt;
调查显示
中国对亚太区投资者最有吸引力
新华社电 17日在秘鲁首都利马发布的2016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调查显示,尽管世界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亚太地区商界领袖的投资意愿依旧强劲。
这项由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对亚太地区1100多位商界领袖进行的调查显示,53%的受访者计划在未来一年增加投资,比例与去年持平。从投资目的地看,亚太地区将吸纳69%的追加投资,其中,中国、美国、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对投资者最有吸引力。
调查还显示,58%的受访者表示,未来三到五年,监管环境会对他们在亚太地区的投资决策产生更大影响。他们认为,如果有良好的政策环境、人才储备和有活力的经济前景,商业投资会更多流向亚太地区。
关于对华投资,近半数受访者表示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希望继续在中国发展自己的品牌,向内陆地区扩张并加强合作。
普华永道大中华区主席赵柏基认为,中国的经济规模和劳工技能意味着即使经济放缓也不足以让商界停止投资和扩张的脚步。对亚太地区商界来说,中国仍是投资合作的重要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