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两湖隧道,今日开建!
发布时间: 2020-06-30 09:55:27来源:长江日报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
6月30日上午
在卓刀泉北路东湖畔
下穿东湖、南湖的
武汉两湖隧道正式开工
武昌中心城区迎来
又一条南北向骨干快速通道
长江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多台铲车、挖机就位,一艘清渣疏浚船停在岸边。场平工程启动,为后续主体施工创造条件。
两湖隧道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湖底、双层超大直径隧道。工程北起秦园路和东湖路,下穿东湖、南湖,南接三环线,全长19公里。分东湖段、卓刀泉北路地面段及南湖段,隧道内分上、下两层,沿线共设8个出入口。盾构施工总长度13.3公里,隧道最大外径15.5米。工程建设周期48个月。
将严格执行项目环保、水保措施,尽最大努力,把工程施工对市民生活的影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确保东湖、南湖水域面积只增不减、水质一分不降,全力打造文明施工示范、环境友好样板工程。
两湖隧道建设两处占东湖
一处占湖边塘
两湖隧道工程永久占湖塘及还湖区域位置示意图。
两湖隧道工程采用“隧—路—隧”的组合方案,因涉及隧道出入口和地面段施工,沿线有2处占东湖。一处是水果湖出入口匝道。这是为了便于水果湖区域居民出行而设置的匝道,需占用东湖宾馆西侧的马庙湖局部水域。另一处是卓刀泉北路沿线的地面道路拓宽需要占用部分庙湖靠近岸边的水域,此处靠近风光村,不在东湖核心景区。道路建成后将提升卓刀泉北路的现状沿线景观和道路功能。
水果湖出入口效果图。
卓刀泉北路地面段效果图。
此外,位于省博物馆附近将配建两湖隧道分管中心及地下救援站,需占用现状湖边鱼塘。未来可考虑与东湖绿道结合,设置游客驿站,灵活利用既有土地资源,对景区和绿道进行整体提升改造。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东湖水域及主要景点的影响,下穿东湖选择了盾构法作为主要施工方案,“虽然成本较围堰明挖开挖方案高得多,但对于保护东湖是最好的方式。”
坚持“占补平衡”选定5处补偿
占湖7万平方米、还湖9万平方米
还湖地块还湖效果图。
据统计,两湖隧道工程永久占湖面积71933平方米,占用湖塘调蓄容积共43074立方米。
为了保护生态和景观,在省市主管部门指导下,武汉城投集团公司在项目选址阶段就如何保护东湖风景区,前后共组织了三次国内高级别专家论证会,确保工程建设不占用核心景区和生态保护区,最大程度降低不利影响,还邀请多位院士、勘察设计大师对工程技术方案进行把关。涉及建设用地选址、水环境影响评价、占湖论证等相关程序均依法依规获得主管单位审批同意。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委会专门就占湖建设方案组织了听证会。
按照湖泊保护条例“占补平衡”的原则,需对永久占湖区域的水域面积及湖塘的调蓄容积进行补偿。建设方在东湖水域周边筛选多处地块,筛选过程中综合考虑包括等量等效还湖、有效与主湖连通、对周边环境影响小、易于实施、实施过程中对主湖水质及生态环境影响小、对周边居民影响小等众多因素,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地块的用地属性。
经与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及相关村集体协商后,最终选定了桥梁村、新武东村等5个地块来落实补偿,总面积达92610平方米,比占用湖泊的面积更大,调蓄容积也同样有所增加。
根据批复方案,所选地块大部分是东湖周边塘堰,这样一方面土方开挖量小,避免大挖大填破坏区域生态环境,同时对塘堰实施退渔清淤也有助于东湖水质提升。还湖工程将于月底先行开工建设,为两湖隧道主体工程实施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全盾构“深潜”不扰动湖水
最严措施保护东湖水体
环湖地块与东湖连通箱涵效果图。
武汉城投集团总工办负责人介绍,为了最大化避免对东湖水域的占用,减小施工对东湖风景区的影响,我们在穿越东湖的水域段基本采用了全盾构的施工方案,隧道通过暗挖的方式下穿东湖风景区,埋深在湖底20米左右,基本上是“深潜”湖底,不扰动湖水。施工过程中将按最高要求采取水环境保护措施,并将湖泊补偿实施到位。水域段施工过程对东湖的水质和环境影响较小,尤其是在噪音控制、污泥处理、开挖及弃渣管理上基本可以做到对东湖水域的“零”污染。整个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尊重景区规划、融入东湖环境,隧道建而“不见”,道路景观融入环境,体现书香文化和湖光山色。
占湖围堰施工中,从源头上加以控制,产生的废水、污水将经过沉淀过滤后通过水泵、管道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绝不让一滴污水入湖。施工中产生的淤泥,经过固化处理后直接外运或通过管道输送后集中处理。施工中产生的废渣和建筑材料将运至指定地点堆放,严禁乱丢乱弃;同时加强对施工机械日常养护和作业监管,杜绝燃油机油的跑冒滴漏,防止废料随雨水进入湖泊。
此外,两湖隧道施工将建立水环境监理制度。为了保证水环境保护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实行环境监理制,聘请专业工程师进行监理。同时配备水环境保护专业人员。
施工期间,建设方将在占湖段设置1-2个水质监测点、在湖心设置1处对比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及时掌握东湖水质变化情况。水务部门也将加强监管,定时检查施工期及运行期水环境保护措施是否落实到位,雨污排放是否有序,排水设施是否通畅。
两湖隧道和还湖工程
将对东湖景区产生积极影响
5处地块的还湖实施后,将对东湖景区产生积极影响。比如位于桥梁村的湖塘,将对原先的鱼塘进行重新设计改造,先清淤再通过箱涵连通东湖主湖,并对岸线进行绿化景观提升,使其看不到明显的人工痕迹,与东湖的风景更加融合。再如新武东村还湖地块,将对原先的养殖和经营行为全部拆除清退,湖底清淤,打通与东湖的联系。
武汉城投集团总工办负责人介绍,两湖隧道建成后,释放了地面空间,有利于打造成供市民游人休闲的绿道,东湖绿道也将成环,大大减少交通对东湖风景区的干扰。
长江日报出品 记者:韩玮 通讯员:何志明 李海军 刘冬生 供图:武汉城投 编辑:费吟梅 校对:童永忠
上一篇: 武汉北斗产业迎来“太空风口”
下一篇: 我省出资企业5月营收环比增长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