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9-29 09:00:00来源: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
市九三学社:
你们提出的关于夯实低空经济发展基础条件,助推我市“低空经济”快速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感谢你们对全市低空经济发展的关心,提案针对性强、参考价值高,对发展低空经济的政策体系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创新发展、人才培养储备等方面提供了宝贵建议。我委会同市经信局、市科创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人才局等单位,提出如下回复意见。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低空经济产业,将其作为全市产业转型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突破口。市领导高位谋划、亲自部署、扎实推进,多次专题研究低空经济发展工作,推动低空经济从“点状突破”向“多端扩面”迈进,奋力把低空产业培育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一、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今年5月29日,《武汉市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开始实施,通过规范无人机生产、销售、使用等全流程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强化公共安全监管,有效遏制“黑飞”扰航、失控伤人等安全隐患,有力保障武汉市航空安全。构建低空经济规划体系,绘制全市低空产业地图,明确产业赛道选择和各区空间布局,从基础设施、空域划设、产业发展、安全保障等四个子领域制定分项规划政策。
二、大力引育核心企业
我市将低空经济纳入全市“965”产业体系,以“三链”机制加快推动强链补链。聚焦完善整机制造、关键系统研发、关键零部件生产、新型材料供应等全产业链,集中力量培育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链主企业,支持一批本土领军企业做大做强。汉阳区成功引进eVTOL头部企业峰飞航空。建立完善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与龙头企业错位发展,深耕细分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性能,培育一批知名品牌产品,打造一批低空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三、强化人才培育储备
支持在汉高校加强低空经济相关学科建设,充分发挥武汉低空经济产业协会等桥梁纽带作用,依托职业院校开展无人机操控、维修、数据处理等专业培训,梯队培养低空经济发展所需人才。汉阳区与武汉科技大学签约,双方将共建“汉阳造”低空产业学院,为区域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与科技支撑。支持在汉高校加强低空经济相关学科建设,充分发挥武汉低空经济产业协会等桥梁纽带作用,依托职业院校开展无人机操控、维修、数据处理等专业培训,梯队培养低空经济发展所需人才。武汉大学新增“低空经济”硕士专业学位类别,依托地球与空间科学技术学院等学科优势,聚焦低空监视、环境保障、网络安全等方向培养低空专技人才。
四、核心场景持续拓展
全市获批数条低空商业试点航线,涵盖短途运输、低空文旅、低空物流等商业应用场景。全国首条跨江商贸无人机航线开通(武商MALL-武商梦时代),全省首条低空客运航线(武汉汉南机场-十堰武当山机场)开通并实现常态化运营。东湖高新区打造全国首个“共享无人机”示范区。武汉市测绘院依托“城市智眼”无人机低空遥感监测系统,开展城市测绘、耕地保护、批后监管等自然资源领域应用,为城市管理提供了更加精准、高效的数据支持。
感谢你们提出的宝贵建议,下一步,我市将充分切合武汉实际,切实抢占低空经济发展新赛道,持续推动建议举措落实落地,抓实做好规划编制、政策制定、产业融合、要素保障等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规划、试点支持,有效聚集各类创新资源、产业资源、金融资源,不断提升我市低空经济创新能力、产业能级、安全能力和运营服务水平,努力推动武汉市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
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