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发改要闻

物价涨幅1997年以来最高 房地产业增加值首次负增长 下半年,武汉经济要克难而上


发布时间: 2008-07-10 08:00:00来源:字号:[ ]分享:

  #8220;上半年,我市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8221;昨日,在市政府召开的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市长阮成发回顾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时作如此评价。

  上半年,我市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一批主要经济指标创新高: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832.92亿元,增长15.6%,增幅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68.02元,增长14.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651.8元,增长21.8%,为11年来同期最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1.19亿元,增长22.3%,创1997年以来同期新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17.64亿元,增长28.3%;110项市级重点建设项目进度加快。

  受国际国内诸多因素影响,我市经济仍面临巨大挑战:物价涨幅1997年以来最高,房地产业增加值十余年来首次负增长,同时,从紧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措施,将对我市下半年经济运行产生一定影响,武汉经济下半年必须克难而上。

  市长阮成发要求,下半年,要全力保持市场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最大程度地化解价格因素对居民生活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生活的影响。

  食品住房是物价上涨最大推手

  今年1#8212;#8212;5月,全国CPI仍在8.1%的高位,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居高不下,累计上涨7.5%,是1997年以来最高水平,比上年同期高4.7个百分点。但这一指标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市发改委分析认为,食品类、居住类价格是推动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尤其是食品类价格,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6.3个百分点。

  工业资料市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全面上涨,农产品收购价全面上涨,居民交通、能源价格上涨。

  物价上涨使居民生活成本增加。目前,物价水平超过一年期居民存款利率3.36个百分点,实际上意味着居民资产相对缩水。城镇居民收入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仅增长7.3%。尤其是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有限,10%的最低收入家庭,包括低保户和特困户,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达57.1%,生活压力加大。

  房地产业发展回落

  今年以来,在国家持续加强房地产调控的形势下,房地产业发展呈现回落趋势。1#8212;5月,房地产业增加值下降6.7%,十余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套数分别下降19.1%、16.4%,销售额下降5.3%,而空置房面积上升53.3%,商品房销售同比下降57.7%,房价涨幅趋缓。而另一方面,商品房市场供应量又在不断增加,上半年房屋竣工面积与套数分别增长34.6%、64.9%。

  房地产企业资金日趋紧张,各大银行对房地产业均不再予以支持,压缩房地产业开发贷款。

  由于行情转淡,住房消费贷款也明显减少,1#8212;5月,金融机构新增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24亿,仅为上年同期一半。

  1#8212;5月,房地产营业税仅增长8.3%,在13个城区中,有6个区的营业税负增长。

  下半年商品房销售将回升

  随着6月份后多个中高端楼盘的推出和供应量的释放,预计我市下半年商品房销售将有所回升,开发商资金回笼速度将加快,市场拿地意愿将增强。

  预计下半年商品房价格5000元/平米左右的房源,将占总成交量的50%以上。

  对策力保物价总水平稳定

  下半年,我市将采取一系列举措,全力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

  包括:严厉打击串通涨价、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坚决查处乱涨价、乱收费,确保价格秩序稳定;

  强化价格监测预警,密切关注粮、油、菜、液化气等生活必需品价格,做好弱势群体和基本公共产品的价格补贴;

  把握好价格政策调控力度和节奏,力争全年物价回落到预期涨幅以内。

  预测 食品价格将稳步回落

  市发改委表示,从物价运行趋势看,下半年,食品价格将稳步回落,但总体上仍将处于较高水平。

  对策 放宽高档商品房认定标准

  针对房地产销售下滑、空置率上升形势,我市将采取系列举措确保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恢复市场理性和消费者信心。

  适当放宽高档商品房认定标准,目前执行的单价5700元/平米,单套建筑面积140平米,总价80万高档房认定标准有望继续放宽,以降低消费者购房成本;

  降低二手房交易费用,有效释放??房建设规模,加强经济适用房与普通商品房在销售对象、销售价格、户型结构上的互补性,避免同质竞争,相互挤占市场;

  控制住宅开发规模,调节竣工房屋投放节奏,避免下半年大量住房集中上市导致市场供求严重失衡。

  住房保障 低收入家庭年底住廉租房

  随着住房保障政策的推进,我市廉租房预计到年底可使4万户低收入家庭受益。

  2008年全市经济适用住房计划开工350万平方米,目前已开42个项目,施工面积343万余平方米。

  市政府初步确定16个双限房项目,土地面积642亩;已选址13个,规划面积90多万平方米。

  实行#8220;租售并举#8221;,鼓励居民通过租赁市场解决住房问题,改变#8220;重买轻租#8221;的现象。

[就业]

  全民创业成效初显

  上半年新增就业8.47万人

  上半年,我市新增就业8.47万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45万人,帮助困难群体再就业0.93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万多人。

  再就业贷款大幅增长,截至5月末,全市就业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余额11082万元,其中,个人小额担保贷款余额7755万元,同比增长83.99%。

  下半年,我市将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力争今年累计投放再就业小额贷款3个亿。

  重点做好各区小额担保贷款的组织协调工作,尝试通过社区初步评估,简化担保手续等方式,缩短担保贷款手续周期。同时,要求各区建设好创业服务中心窗口,并在工业园区中,为创业者提供进驻门槛低的创业基地。

  同时,各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拓展商业性个人创业贷款业务,贯彻落实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符合信贷条件的小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严格控制支出过紧日子

  市直机关公用经费压减5%

  [财政]

  今年,市直机关及市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公用经费支出,要按5%的比例进行压减,财政要过紧日子。

  严格控制车辆购置,原则上不增加各单位车辆编制定额,不安排车辆购置经费;

  严格控制机关办公用房建设,今年暂缓审批新的机关办公楼建设项目;

  严格控制会议数量、规模和会期,尽量节约会议经费支出;

  严格因公出国(境)的审批,压缩出访团组、人数和时间,降低经费开支。

  成本增加 压力增大

  全市1/4以上工业企业亏损

  [工业]

  随着原材料上涨等因素影响,人力成本不断上升,我市企业成本增加,压力不断加大。

  尽管1月#8212;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25.52%,但亏损企业户数达到504,全市1/4以上的工业企业亏损。亏损面同比上升1%,特别是亏损增幅高达328.4%。

  对策:下半年,我市将抓好燃料、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协调服务,切实帮助企业加强管理、严格控制成本费用,做好节能降耗,努力缓解成本上涨压力。

  今夏高峰缺口40万千瓦以上

  确保居民、重点工业企业不拉闸

  [供电]

  受电力需求旺盛、电煤供应紧张、外购电困难、机组故障频繁、电网建设滞后等因素影响,将给我市电力迎峰度夏保障工作带来一定困难,特别是江南区域供电形势紧张。

  据预测,今夏用电高峰期间,全市电力缺口在40万千瓦以上,油、气供应也将持续紧张。

  对此,昨日,市长阮成发特别强调,要确保居民用电不拉闸,重点工业企业不拉闸。

  对策:下半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大煤电、运力的科学调度,确保电网稳定运行。同时,制定、落实电力应急预案;加快武东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缓解江南地区供电卡口;倡导空调用户将最低温度控制在26℃以上。

  从紧货币政策效应下半年将充分暴露

  企业资金紧张问题进一步突出

  [银根]

  受宏观调控影响,我市面临银根紧缩压力。来自人行武汉分行营管部的预测,从紧货币政策效应,下半年将充分暴露出来。

  市统计局表示,随着各项宏观调控措施逐步到位,我市企业资金紧张、融资困难等问题进一步突出,二季度企业流动资金和融资景气指数分别为102.5点和88.8点,比第一季度下降2.5点和12.3点,贷款拖欠指数92.0点,处于#8220;微弱不景气张压力,下半年,我市在积极促进银企对接基础上,还将创新融资方式,探索以产权、市场、资源、资产、技术等置换资金,争取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65户重点企业

  实行节能监察

  [节能减排]

  上半年,我市能耗有所下降,一季度,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约6%,其中65户重点监测企业能耗下降4%。

  但节能降耗任务依然艰巨。上半年,我市钢铁、电力、造纸等高耗能企业高速增长,对全市工业能耗平均水平的下降带来影响。特别是重点监测的7户发电企业由于年初的雪灾影响、电煤紧缺、煤质下降、非正常停车增加等因素,使整个行业能耗不降反升。

  对策:下半年,重点围绕全市工业65户重点企业,实施好一批工业节能项目,积极开展能效对标,加强节能监测监察,强化节能降耗目标责任管理。

  同时,积极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淘汰落后产能,保障节能减排指标落实,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关闭
.

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官网手机端

今日头条

大督查提意见

产业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