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重点明确方向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号建议案第18期)
发布时间: 2010-11-09 11:50:00来源:武汉发改委办公室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
把握重点明确方向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东西湖区认真办理市政协2号建议案
东西湖区作为市政协2号建议案办理工作的责任单位之一,
深入贯彻落实全市会议精神,切实做到领导主抓、上下联动、注重协调,全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明显成效。
一、新型工业化积极推进
一是规划先行。按照“布局集中、产业聚集、企业集群、发展集约”的工作方针,编制了《东西湖区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2009-2015)》,在全市工业产业规划的指导下,进一步明确了“一区一园”发展规划,即重点发展以吴家山台商投资区(23.4平方公里)为主体的工业园区。打造107国道工业产业带的新型工业空间布局,即在巩固金银潭、径河机电工业板块和金银湖烟草工业园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以107国道为轴线的台商工业园区五大组团,明晰了各功能组团的产业定位,基本上形成了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工业体系。二是明确目标。到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以上,实现工业增加值400亿元以上,工业创造税收达到80亿元以上,工业提供的就业率达到50%以上。其中,到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50亿元。今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57.3亿元,同比增长2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4.68亿元,同比增长30.4%。
二、新兴产业大力发展
一是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低碳化。以千里马工程机械、泰天工程机械为龙头,发展工程机械再制造循环产业链;以武汉绿科能源有限公司生物质发电和新沟垃圾发电项目为核心,打造热电联供循环产业链;以东立置业公司的单晶硅生产基地为载体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等八条循环经济产业链条,积极建设台资密集区、新沟镇循环经济工业园和金银湖生态园三个循环经济集中展示区。二是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延伸。重点推进了投资过亿元的23项重大工业项目,组织实施了6项重大技改示范项目,力争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工业投资增长38%以上。三是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促进物流产业提档升级。加强物流项目引进,新引进邮政速递物流处理中心、苏宁电器华中地区电器分拨中心、嘉里大通物流等一批知名物流项目。保税物流中心业务发展迅猛,“区区联动、区港联动”取得新进展,今年1-9月,进出口业务已达8422票,货运量77443吨,总货值13.3亿美元,征收税款3.85亿元人民币;与天河空港、阳逻港之间建立了有机连接,通过设置在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中的航空口岸陆空联检机构实现了与航空口岸天河机场的对接,利用阳逻港设有海关联检设施和监管仓库的现有条件,建立了与阳逻港 “区港联动”的快速通关模式。积极推进吴家山地区物流市场整体西迁兴建现代物流城项目,基本完成了汇通物流市场整体外迁的可行性研究,完成了项目拟选和总体规划,为全区物流产业集聚发展打好了基础。650万吨集装箱枢纽中心成功运营,铁空联运、铁水联运、铁海联运等多式联运格局进一步巩固,武汉在全国铁路的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四是发展信息产业,推进“数字东西湖”建设。加快推动了湖北电信华中重大信息系统灾备中心、信息服务外包基地、增值业务中心、3G运营支援中心等一批信息服务业产业项目建设,启动了武汉东西湖综合物流枢纽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三、农业升级稳步提升
一是调整优化农作物种植比例。1-9月份调减棉花种植面积3.2万亩,新建钢架大棚1200亩, 增加名特优主养、套养面积达到5.7万亩,鱼池改造面积1.2万亩;柏泉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进展顺利,成功引进百姓集团500亩中药材和有机蔬菜基地、宏华集团水产健康养殖项目,已入驻的台湾兆丰公司新建成草莓文化馆500平方米,吉农沃尔特正在新建有机蔬菜栽培系列温室餐厅,市林业集团正在筹建华中地区最大的彩色树育苗基地,中百快生菜基地启动了1500亩扩建工程,区农科所综合大楼已全面完成。二是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游。1-9月份,全区旅游接待游客152.6万人次,同比增长37.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1.33亿元,同比增长49.7%。三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1-9月份全区共引进农业及农产品加工项目2个,新增吉利食品、汇春食品等7家市级龙头企业,全区市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到35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12家),成为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最多的区,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30亿元,同比增长30%。
四、科技创新不断加强
一是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以荷贝克、天安数码、信诚达光电、新世界制冷、江汉油田机械厂、航达航空等优势企业为重点,开展了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力争全年培育3-5家创新型企业。二是积极建设特色示范创新项目,重点推进了NEC信息系统(中国)有限公司的NEC武汉超算中心项目建设,构建以超级计算机为核心的高性能计算和设计产业园区。三是积极搭建高新技术服务平台,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级海峡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为基地的科技孵化创业平台、科技企业风险投融资服务平台、科技资源信息共享平台、产学研公共技术平台和科技创新政策支撑平台。四是积极打造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基地,推进了由政府牵头,企业市场化运作实施的大学生科技创业工程,有效地缓解了大学生创业难、创新型人才引进难的困境。
五、项目建设全力推进
一是加强项目策划和引进。1-9月份,策划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0个,其中:投资过10亿元项目2个,即台湾玻璃武汉有限公司建筑节能玻璃生产项目和武汉东立光伏电子有限公司多晶硅生产项目;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通过参加2010中日(武汉)樱花联谊活动暨经贸投资说明会、湖北#8226;台湾周活动、鄂港粤经贸合作洽谈会、中博会等大型招商活动,组织相关单位赴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开展针对性招商活动,1-9月签约三资项目16项,投资总额3.06亿美元,引进内资项目31项,协议投资总额96.3亿元,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55亿美元,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1—2个。二是加速重点产业项目开工完工。1-9月份,有23个产业完工、64个产业项目在建,全区固定资产完成投资额185亿元,力争全年30个产业项目完工,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1亿元。三是加强 “十二五”项目库建设,根据统计,初选入库项目300余项,投资估算2000余亿元,目前,项目库正在不断完善中。四是加强项目建设目标管理,将策划包装和招商引资重大产业项目纳入全区绩效目标管理体系,明确目标,强化责任,刚性考核,强力推进,今年我区对全区21个目标责任单位下达涉及项目建设的指标,对项目建设的绩效管理力度明显增强。五是加强项目用地管理,优先保障工业项目供应,力争全年新增用地指标50%以上用于工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