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建成支点·发改担当】|聚力强链 精准服务——武汉市大健康产业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发布时间: 2025-08-14 14:52:38来源: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
即日起,【牢记嘱托·建成支点·发改担当】栏目将全景展现发改系统建设成果,记录城市能级跃升的奋进足迹。今日我们推出《聚力强链 精准服务——武汉市大健康产业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强机制优服务,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大健康产业链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重点培育,通过“全市一盘棋”的协同机制,由市发改委牵头统筹产业链全局工作,并专项负责大健康产业链的推进实施。通过完善工作机制、摸清产业底数、强化定期调度,清单化、项目化推进年度目标落实。聚焦“链主”企业核心需求,扎实开展“一企一策”精准服务,通过常态化实地走访,了解企业痛点难点,提供定制化、差异化政策支持与服务方案。
重引育强生态,激活创新发展动能
在培育引进上发力,强化本土企业培育,深化校地合作,推进以商招商、以会招商,成功引育联影医疗、武汉迈瑞等一批龙头企业,为产业链注入强劲“源头活水”。在生态营造上深耕,积极组织政企、银企、医企对接及人才教育等系列活动,全方位强化企业在政策、金融、场景、人才等关键要素保障,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共荣。
显成效见亮点,交出亮眼“期中答卷”
上半年,全市大健康产业发展态势喜人,亮点纷呈。
规模快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全市大健康产业总体规模约3350亿元,展现强劲发展势头。生命健康领域集聚企业超5500家,呈现“雁阵”梯队,包括上市公司16家、储备上市企业48家、规上工业企业249家、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07家(其中国家级2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31家。尤为瞩目的是,禾元生物作为全国重启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后首家按此标准过会的IPO企业,已成功登陆科创板。

创新成果捷报频传。全市13个1类新药获批临床,累计进入临床1类新药近100个,健民药业1类新药小儿牛黄退热贴膏已于2025年4月获批上市。196个二类及以上医疗器械新获批上市,其中,三类医疗器械39个,占全省95%。禾元生物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上市后将改变该药物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库柏特远程自动超声辅助诊断系统获批国家药监局特别审查程序,武汉衷华脑机已成功开展全国首例脑机接口临床手术,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布局持续优化。构建形成以光谷生物城为核心、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为支撑、汉阳区、硚口区、长江新区等重点区域协同发展的“一城一园多区”生命健康产业高地格局。
创特色树品牌,党建引领赋能发展
党建引领聚合力。创新成立中国共产党武汉市大健康和生物技术产业链委员会(由市发改委党组领导,接受市委两新工委工作指导),覆盖11家单位和5家链主企业。深入实施“江城红链益企行”专项行动,推动机关党支部与武药科技、人福医药等链上企业结对共建,构建政企“党建+发展”共同体,探索形成“党建链+产业链+资金链”三链深度融合新模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精准服务解难题。深化企业服务,上半年举办医企对接6场、银企对接1场,创新采用多对一、多对多等形式,促成多项实质性合作。5月份,在汉阳区举办的全市大健康产业投融资对接活动上,推动10家银行、投资机构与企业签署授信协议,合计授信金额高达68.2亿元,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武汉市将持续优化产业生态,深化精准服务,激发创新活力,全力推动健康产业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发展迈进,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健康产业高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