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9-29 09:44:00来源: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
一、强化党建引领,促进儿童友好服务
近年来,我市高度关注楼宇党建工作,结合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积极搭建“党建+儿童”工作平台。一是借助楼宇党建整合资源的优势,有效整合新兴领域党建指导员、经济部门企业服务专员、社区网格员和人才专员队伍,积极链接楼宇企业资源,开展“红色集市”便民服务、红色教育资源共享、“红色文化”巡展等红色教育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培养爱国情怀,引导儿童树立正确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二是打造暑假爱心托管班、青少年公益服务等活动,为集聚区企业职工子女提供暑假托管服务。聚焦儿童需求和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兴趣爱好,举办“政企共建 阅享青春”读书会系列活动,持续推出文学、音乐、美术、书法、摄影、民间艺术等多样化“微课堂”,丰富儿童文体活动供给。
二、聚焦空间建设,优化儿童友好环境
儿童友好空间是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儿童友好商业体是优化儿童友好空间的重要载体。一是高度重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国家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支持街道和社区,利用小区、商超等闲置空间,打造图书室、增加儿童娱乐设施等。二是印发了《武汉市儿童友好城市空间规划技术导则(试行)》,明确提出深入挖掘既有空间资源,鼓励商业综合体、办公楼宇通过立体化设计、功能复合等手段,将屋顶绿地等空间与儿童科普基地结合,打造儿童自然探索空间;同时,充分整合社区资源,利用中心花园、楼间绿地等公共区域,合理利用社区闲置楼宇首层空间,科学设置儿童活动场地。三是引导大型商场、重点商业街区增设母婴设施,指导重点商圈街区做好公共卫生间内独立设置可满足家庭异性和母婴照顾的无障碍卫生间,并设置相应的引导标识,方便儿童照护。
三、凝聚多方合力,共建儿童友好城市
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即需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作用,也需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充分激发市场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合力。一是强化专业赋能,深化政企社协同联动,加快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我市连续两年组织开展武汉市儿童友好·幸福家公益创投项目大赛,聚焦儿童参与、空间改造、儿童关爱、家庭支持及爱心妈妈赋能等领域,激发社会组织效能,发挥其政策响应、资源协调、服务提供、宣传倡导等方面的特色专业优势,优选项目在全市儿童友好社区落地实施,开展百余场活动,助力儿童建议在社区落地见效。二是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邀请重点企业代表开展儿童友好主题交流对话分享,推出武汉儿童友好城市公益集市,并结合“六一”国际儿童节、世界儿童日等重要节点在江汉路步行街等大型商圈大屏投放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宣传语,共同营造儿童友好社会氛围。
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