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办理

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073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5-09-29 09:46:00来源: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字号:[ ]分享:

一、关于提升交通设施儿童友好性

(一)关于增加立柱扶手数量。地铁客流量大,车辆内外人员流动频繁,过密的立柱扶手将阻碍人员流动,不利于携带行李、大件物品、婴儿车等乘客的通行。为进一步方便乘客,在不影响通行效率的前提下,在设计阶段武汉地铁集团已在所有线路车辆内部座椅的两侧增加了扶手,在车厢连接处设置了竖向拉杆,进一步满足了各类乘客的不同需求。

(二)关于增加拉手覆盖面。目前,武汉地铁车辆内部尚未推广应用扶手,在6号线一期一列车上试装了拉手。市公交集团为了方便站立乘客扶握,在公交车车厢内设置了三种形式的扶手和把手,包括座椅把手、立柱扶手、横杆扶手,并且对于车内空间较大车型加密了立柱,其中座椅把手和立柱扶手较为适合儿童且布置较为广泛。

二、关于优化亲子出行家庭适应性

(一)关于投放亲子型共享单车。今年,哈啰单车已在东湖风景区投放了亲子型共享单车。同时,“优化开通定制公交70条”已纳入市民生实事,市公交集团开通了通学、通医等定制化公交线路,为市民提供更加精准、便捷的出行服务。

(二)关于设置“亲子座椅”。市公交集团作为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企业一直致力升级软硬件提升市民乘坐体验,在最近的一次车辆采购中,市公交集团一次性购置了一批低地板、低入口车型,部分车型配置了“亲子座椅”。

(三)关于地铁车厢内增设儿童专用座椅。武汉地铁车辆内座椅作为面向乘客的重要服务设施,其与扶手、立杆、横杆等的设计相配合,共同贯彻了公共事业中“通用设计”的理念,即从一般的乘客对象入手,兼顾各层次人群的需要,实现最多的设计覆盖,以一种恰当的一次性投入获得长时间的使用并避免重复性、累积性和临时性设施的不断增加。武汉地铁车辆内座椅均采用悬臂式,椅面为不锈钢花纹板,通长布置,下方安装有电加热设置,安装高度、座椅宽度、座椅弯曲形状、承重等均满足规范要求并经过人体工程学设计,安全性、可维护性较好,可满足不同年龄乘客的乘坐需求。

三、关于扩展儿童研学空间覆盖面

(一)关于构建儿童关爱研学服务成长网络。市妇联立足民生实事,积极对接资源,开展寒假儿童关爱、爱心妈妈带我看《哪吒2》亲子公益观影等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集体关爱系列活动。成立由爱心企业发起的武汉市爱心妈妈儿童关爱专项基金。联合高校共建家庭教育实践基地,进一步深化“妇联+高校”家庭教育工作合作模式。特邀名师讲授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深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社区、楼宇、亲子阅读基地、家风家教实践基地、三新领域等多元场景开展线上线下活动。结合家庭教育宣传周节点,整合全市各区场馆资源,精心推出武汉市儿童友好家风研学路线,覆盖各区系列特色家风家教实践基地和生态文化场所,融合红色教育、文化体验、自然探索与亲子互动多元场景,打造沉浸式的家风传承体验,扩展儿童研学空间覆盖。

(二)关于拓展儿童研学空间。我市打造了“公园大课堂研学”“长江大保护研学”等市内研学实践品牌活动。同时,启动市外研学实践项目——“武汉宜昌研学行”,开展省域对口协作、武汉都市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研学项目,持续丰富中小学生研学场地。

                        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78


关闭 【打印此页】
.

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官网手机端

今日头条

大督查提意见

产业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