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发改要闻

抢占科技制高点 AI战略路径明晰


发布时间: 2017-08-11 10:13:34来源:武汉市发改委字号:[ ]分享:

人工智能(AI)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在全民AI热的背景下,相关顶层设计也适时出炉。日前,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根据《规划》,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业内人士表示,从国家层面对人工智能进行系统布局,对于我国抢占科技制高点,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社会生产力新跃升,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步走”目标确定

近日,软银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孙正义在“2017软银世界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人工智能进入了所有产业的中心,所有产业将重新定义世界。围棋上,谷歌的AlphaGO实现60连胜;艺术上,人工智能可以绘画制作;医疗上,人工智能对恶性肿瘤的正确检测概率比普通医生提升50%;工业产业上,机器人使生产效率提升3倍;即时翻译上,实现10种语言的翻译功能;通过人工智能对交通数据的解析,最大优化交通系统,改善了25%的交通拥堵状况。

经过多年的持续积累,我国人工智能取得重要进展。此次发布的《规划》是面向2030年对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进行的战略性部署,确立了“三步走”目标。

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进入国际第一方阵,成为我国新重要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为改善民生的新途径,有力支撑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技术与应用部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高端,成为带动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智能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我国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取得明显成效,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经济强国奠定重要基础。

据普华永道预测,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下,2030年全球GDP将增长14%,其中我国和北美地区有望成为人工智能最大受益者。


企业在赛道上发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认为,当前,正在发生重大变革的信息新环境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目标,催生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一次人工智能新高潮的最大特点是企业引领。

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表示,新一轮的人工智能浪潮由企业带动,目前多国已关注到人工智能巨大的发展潜力,加大了对人工智能研究的资助。

截至目前,美国在AI发展上较我国暂时领先。谷歌、亚马逊、微软等在AI多个领域,如语音交互、图像识别、无人驾驶等布局更早,掌握更先进的基础理论和技术能力。不过,美国在AI上的先发优势,相比当年在互联网上的先发优势不明显。在业界看来,我国在AI方面虽然起步稍晚于美国,在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快速超车。

对此,猎豹移动CEO傅盛表示,“我国在这次科技浪潮上是赶在前面的,例如,深度学习方面40%的论文是华人发表的。我们有很好的数据、巨大的样本群,有很好的工程师队伍,又有全球一流的制造能力。人工智能是我国最大的一次发展机会。”

在国内,阿里巴巴、华为、百度等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也各有建树。如“人脸识别”这一人工智能技术已在多家公司的刷脸支付产品中被广泛应用。

在近日举行的2017中国国际金融展上,人工智能技术就成功地“喧宾夺主”,其中,以人脸识别最为引人关注。业内人士表示,“人脸识别”之所以跑在人工智能产业化的最前面,在于当前人工智能的产业应用,初级产业过多,需要一个突破口。

“《规划》的提出,要重点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经济,其中就包括‘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发展本身创造的新领域。”中软高科总经理李永杰说。国泰君安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人脸识别”尤其是二维人脸识别在技术领域已没有瓶颈,除金融支付外,公共安全、门禁等有望成为爆发的起点。

在业界看来,《规划》是国家首次从战略高度看待AI,体现了对AI的重视。随着顶层设计的出台,我国企业在AI赛道上也将进一步发力。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加速成长,在国际上获得广泛关注和认可。加速积累的技术能力与海量的数据资源、巨大的应用需求、开放的市场环境有机结合,形成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独特优势。


补齐短板发挥优势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工智能整体发展水平与世界领先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缺少重大原创成果,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以及关键设备、高端芯片、重大产品与系统、基础材料、元器件、软件与接口方面差距较大;科研机构和企业尚未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圈和产业链,缺乏系统性超前研发布局;人工智能尖端人才远不能满足需求;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设施、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亟待完善。

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表示,发展人工智能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复杂系统工程,我国将按照“构建一个体系、把握双重属性、坚持三位一体、强化四大支撑”的思路进行布局,形成人工智能健康持续发展的战略路径。

“构建一个体系”就是要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针对原创性理论基础薄弱、重大产品和系统缺失等重点难点问题,建立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关键共性技术体系,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壮大人工智能高端人才队伍,促进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形成人工智能持续创新能力。

“把握双重属性”就是要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特征。既要加强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力度,最大程度发挥人工智能潜力;又要预判人工智能的挑战,协调产业政策、创新政策与社会政策,实现激励发展与合理规制的协调,最大限度防范风险。

“坚持三位一体”就是要坚持人工智能研发攻关、产品应用和产业培育协同推进。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特点和趋势,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技术供给和市场需求互动演进,以技术突破推动领域应用和产业升级,以应用示范推动技术和系统优化。

“强化四大支撑”就是要全面支撑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以人工智能技术突破带动国家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引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进程;通过壮大智能产业、培育智能经济,为我国未来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经济繁荣创造一个新的增长周期;以建设智能社会促进民生福祉改善,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工智能提升国防实力,保障和维护国家安全。


(责任编辑:陈敏)


关闭
.

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官网手机端

今日头条

大督查提意见

产业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