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发改要闻

中法生态城部分建设亮点揭秘


发布时间: 2017-08-28 09:17:05来源:武汉市发改委字号:[ ]分享:

今年5月中法生态新城总体规划亮相之后,昨日记者获悉未来中法生态城的部分建设亮点。

生态:

建多条景观绿廊

在总体规划之下,生态城将划分出五级敏感区,以保护中法生态城的动物和它们的生态栖息地。

生态城将从物种分布入手,对不同的生存环境类型进行分级,重点以什湖湿地生态绿心、马鞍山生物多样性中心、汉江和后官湖生态绿廊等为主,打造城市生态框架体系。

生态城规划多条景观绿廊和视线通廊,如100米-300米的什湖马鞍山、什湖后官湖生态廊道;居住小区之间80米-200米的二级绿廊等。同时,连通什湖与周边水体,并融入大汉阳“六湖连通”工程。

景观:

赏“什湖九荡”

生态城的建设将呈现“什湖九荡”之景,每一个自然形成的“荡”都是一个观景主题,包括陶渔荡、芦苇荡、梅影荡等。

据悉,生态城的规划用地将预留两条低密度带,构建两条特色文化商业街,即中式的琴贤街和法式的蓝沐街。

琴贤街南端与马鞍山钟子期墓相对,将策划五个“琴、棋、曲、书、画”主题段。蓝沐街取名法语“LOVE”,以法国国旗蓝、白、红色为基调,打造不同风情的商业街区。

交通:

既有设施功能调整

未来生态城的公共、慢行交通将成为“重头戏”,保证人们日常80%的出行在3公里范围内得到解决。公共交通将形成“轨道交通为主体(快)、有轨电车(BRT)为骨干(干)、地面常规公交为基础(支)、社区巴士为补充(微)、水上公交为辅助(辅)”的多方式、高密度的公交线网。对此,生态城规划提出60%职住平衡比,上班地点附近会提供足够多的住房。同时控制停车需求,限制机动车公共停车场数量,并降低住宅停车配建标准。

不再新增高级别穿越生态区的道路,同时对既有设施进行必要的功能调整。如:汉蔡高速为城市快速路,拟将过境交通转移至周边高、快速路;琴川大道因穿越什湖生物多样性中心,将调整为次干路等。规划中的新汉阳站高铁火车站,选址将考虑“近而不进”中法生态城。



关闭
.

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官网手机端

今日头条

大督查提意见

产业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