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发改要闻

他们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 2017-10-23 04:07:07来源:武汉市发改委字号:[ ]分享:

今年以来,市发改委高度重视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工作,全市民间投资呈现回升向好态势,1-8月,全市民间投资完成2721.2亿元,同比加快6.5个百分点。

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市发改委研究起草并报请市政府出台《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构建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夯实了民间投资基础。

这位负责人介绍,市发改委把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纳入到履职尽责管理,主要领导亲自抓,明确投资处为具体责任处室,确保工作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强化运行监测,及时研究分析民间投资运行情况,按月通报各区民间投资完成情况。加强组织各区将民间投资项目录入储备库和建设库“两库”建设。

据了解,今年我市全年民间投资有望突破4000亿元。

市发改委:三个方面“发力”

为破解民间投资瓶颈,优化民间投资环境,全力推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市发改委武汉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力”:以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提振民间投资信心,进一步明确政府权力清单,合理界定权力边界,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给民营企业吃“定心丸”。

以改革力度提升民间投资“温度”,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改革,大力落实投资项目“三个绿色通道”,对合理投资尽量开“绿灯”,实行全程代办制度,提速民间投资建设项目审批,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民间投资松绑减负。

以新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民间投资力量,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新近毕业大学生、海归人才、科研院校技术人员、职业经理人等新“四军”作为创业创新主体,以发展新经济为主攻方向,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动员广大民众积极投身到创业创新创富的大潮中来,不断壮大民间投资主体,提高民间投资质量。

市招才局:实施“四大资智聚汉工程”

市招才局立足科教人才优势,实施“四大资智聚汉工程”,大力发展“四大经济”,积极探索“大学+”发展新模式,为民营经济提供人才源头活水、资本智力支撑、国际人才团队、一流科研成果,助力民营经济创新发展。

市委提出5年留下百万大学生,再赢第二次人口红利。我市按照“走进去”、 “走下去” 、“留下来”三步走的做法,深入在汉高校开展一系列宣讲活动。组织开展“新青年下乡”活动,动员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近30所在汉高校组建200余支“新青年下乡”服务队,引导大学生亲近武汉民企、心仪武汉民企。

实施“海外科创人才来汉发展工程”,为民营经济提供国际人才项目。截至9月,引进领军人才54人,其中包括4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实现诺奖得主引进“零突破”。实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对接工程”,为民营经济提供一流科研成果。

市委组织部:打造“红色引擎”

近年来,市委组织部大力实施“红色引擎工程”,着力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引领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创新发展、推进武汉赶超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市经信委:实施“聚商育商工程”

市经信委大力实施“聚商育商工程”,打造新民营经济成长高地和集聚地,促进全市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支持民营骨干企业做强做大,对九州通等8家入选“2016年度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给予奖励资金,鼓励企业提档进位,加快发展。

市财政局:“4+”为新民营经济发展提速

市财政局紧扣“4+”为新民营经济发展提速。建立完善“基金投资+资金补助”的财政专项资金分配模式,对竞争性领域以基金投资的方式予以鼓励,对非竞争性领域以资金补助的方式予以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新民营经济发展的保障支撑和引导带动作用。

市地税局:为民营企业减负

市地税局围绕“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纳税人”的工作主线,突出机制优化、程序简化、服务升级,先后制发了《武汉市地税局关于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与国税局联合印发《关于服务新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关税收政策和措施的意见》,努力推进全市经济结构转型、民营企业发展提质增效。

市公安局:改善投资软环境

公安部门以“对象、施策、对接、需求和责任”等“五个精准”,服务民营企业,努力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战略实施创造良好条件。落实“一企一警”,严格民警派驻制度,实行蹲点驻企办公,跟班作业,熟悉企业基本流程、重点区域和关键生产环节。

市金融工作局:为融资降成本

市金融工作局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深化金融改革创新,服务民企,帮助民营中小微企业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满足实体经济资金需求,把更多金融资源向民营中小微企业倾斜,有效满足了企业的融资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市科技局:民企发展科技先行

市科技局围绕“民企发展,科技先行”的理念,鼓励支持民营企业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培育壮大创业投资,大力发展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的天使基金和创投基金,引导各类资本投向科技型、创新型民营企业。

市商务局:实施“三名”工程

市商务局出台系列专项扶持政策,直击民营企业发展痛点,力度空前。同时围绕“名家培育”、“名企倍增”“名品壮大”工程的实施,营造新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良好生态,营造民营企业在汉发展的“安乐窝”。

市人社局:支持人才培养

市人社局致力于不断改善投资发展环境,减轻企业社保缴费负担,继续采取更加有力的新政策、新举措。同时,出台支持民营企业引进急需紧缺的拔尖高技能人才政策,对企业引进的符合条件的优秀高技能人才给予补贴,并优先给予办理落户等有关手续。

市工商联:鼓励抱团发展

工商联作为民营企业的“娘家”,积极发挥“特殊作用”,推进我市新民营经济发展。围绕民营企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调研重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为民营企业鼓与呼,为武汉新民营经济发声发力。

关闭
.

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官网手机端

今日头条

大督查提意见

产业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