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发改要闻

国家发改委就企业用工成本问题多方听取意见


发布时间: 2018-01-31 09:45:41来源:武汉市发改委字号:[ ]分享:

中国发展网 1月31日 记者宋璟从国家发改委网站获悉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分析梳理不同行业企业用工成本情况,提出可操作见效的意见,近日,就业司连续组织召开相关省份、研究机构和企业参加的三场座谈会,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来自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典型省份发展改革委的同志,研究企业用工成本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部分行业企业管理人员参加了会议。

与会各方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了企业用工成本水平、构成和变动趋势,与同行、发达国家和周边国家进行比较,探讨影响企业用工成本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调整优化用工成本的政策建议。在召开座谈会的同时,就业司还组织60余家有代表性的企业填写了《企业用工成本调查表》,收集了不同企业在劳动报酬、福利费用、教育经费等七个方面用工成本的翔实数据,为进一步研究分析打下基础。

据2016年6月《人民日报》最新做的一份调查显示,过去3年,人工成本在企业总成本的占比由5.8%涨到9.17%。可即便如此,很多企业依然在抱怨,工资年年涨,核心员工离职还是很多。企业的人工成本远远不止工资这一项,一家企业列出的一张用工成本显示,一名月薪1万元的员工,扣除个人缴纳的社保及个税等,拿到手的部分是7300元,而企业却总计支付了1万6千元。

用工成本节节攀升,企业也在想办法。一些企业提出要从推进城镇化的角度去解决用工成本上涨的顽疾,目前,制造业企业一线工人的主体是农民工。如果农民工在就业地的住房、就医、孩子上学等问题都能够妥善解决,无形中也会降低企业招工、用工的成本。此外,用机器取代人工,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为多数企业降低用工成本的选择,这也是企业保持未来发展活力的根本。

企业解决用工成本,提高竞争力才是关键。关于这一话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关系研究中心主任陶文忠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陶文忠:这一调查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工资上升较快;二是社保缴费比重较高,基于这两个问题,我认为方向主要在以下三点。首先,我们不能总纠结用工成本。工资是成本,但是工资的功能不只是成本。在企业发展的某个阶段,工资的本质就是成本工资,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定要注重人才创新,所以在这个时候,工资的本质更应该是激励工资,所以我们在强调企业的竞争活力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劳动力成本,更主要的应该在提高劳动生产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

十九大报告提出,“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这些重大决策部署充分表明,提高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是大势所趋。

因此有专家分析,只有通过降低以房价为核心的城市的生活成本、提高农民工博弈能力等途径,把大量农民工转化为具有稳定就业和一技之长、能够靠自己辛勤付出在城市立足的中等收入群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以及在此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才会有更加坚实的基础。

综合一财网《城市生活成本上升是农民工工资上涨主因》、央广网《企业解决用工成本 提高竞争力才是关键》报道

关闭
.

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官网手机端

今日头条

大督查提意见

产业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