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产粮、售粮数量大幅减少 存粮数量略增
发布时间: 2017-06-07 10:57:35来源:物价成本监审价格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
——2017年武汉市农户存售粮情况调查分析
据我们和新洲、江夏等2个区物价局成本调查监审分局对35户农户调查,2017年农户存粮数量略增,售粮数量减少,粮食产量下降。截止4月1日,户均存粮324.43公斤,比上年同期(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下同)上升6.78%,户均存粮量占本年度(2016年4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下同)户均粮食产量的3.7%。户均售粮数量为8173.29公斤,比上年同期下降45.4%。
一、粮食产量下降
调查户户均家庭人口4人,与上年度持平;户均耕地面积为224.03亩,比上年度减少1.3亩,减幅5.09%;户均粮食播种面积29.68亩,比上年度减少5.9亩,减幅16.56%。
户均粮食产量为8853.67公斤,比上年度下降43.5%。其中,稻谷7136.36公斤、小麦1235.74公斤、玉米355公斤、其他谷物64.14公斤、豆类16公斤、薯类46.43公斤,比上年度分别下降43.9%、48.5%、9.7%、16.3%、55.9%、19.7%。稻谷中,早籼稻388.23公斤、中籼稻4262.31公斤、晚籼稻2445.68公斤、粳稻40.14公斤,比上年度分别下降0.7%、6.8%、68.2%、15.2%。豆类中,大豆15.54公斤,比上年度下降54.6%。
调查户户均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去年我市遭遇暴雨极端天气,大量在田作物遭受洪涝灾害,尤其是中籼稻、晚籼稻和玉米,产量大幅下降。在中籼稻播种期,受持续降水、低温、寡照等不利气候影响,已经播种的地块土壤温度偏低,出现粉种、烂种的情况,7月后又持续高温干旱少雨,水稻抽穗困难,叶片提前枯黄,水稻空秕率增加,10月下旬正值晚籼稻收获的关键时期又连续遭遇阴雨天气,导致稻谷产量下降。
二、粮食销售数量及销售收入均减少
调查户户均粮食销售量为8173.29公斤,比上年度下降45.4%。其中,稻谷6603.15公斤、小麦1219.91公斤、玉米303.57公斤、其他谷物13.71公斤、豆类8.52公斤、薯类24.43公斤,比上年度分别下降45.6%、48.9%、8.6%、65.7%、68%、15.9%。稻谷中,早籼稻314.57公斤、中籼稻3981.72公斤、晚籼稻2292公斤,粳稻14.86公斤,比上年度分别下降3%、5.8%、69.7%、53.4%;豆类中,大豆8.37公斤,比上年度下降66.9%。
户均粮食销售收入为20122.02元,比上年度下降47.75%。其中,稻谷为16998.68元、小麦为2378.51元、玉米为547.43元、其他谷物为38.4元、豆类为37.86元、薯类为121.14元,比上年度分别下降46.72%、57.78%、8.57%、66.83%、67.56%、13.04%。稻谷中,早籼稻为758.54元、中籼稻为9895.17元、晚籼稻为6303.37元、粳稻为41.6元,比上年度分别下降4.26%、8.97%、68.72%、53.21%。豆类中,大豆为32.86元,比上年度下降68.84%。
调查户粮食销售收入的减少主要是由于产量的大幅减少和稻谷质量下降而导致的价格下降。
三、存粮数量略增
存粮数量略增的主要原因,一是外出务工农民返村,周边短期建筑务工减少,农户家庭口粮需求增加;二是受禽流感影响和猪肉价格上涨影响,肉蛋类消费减少,粮食消费增加。
户均存粮中,稻谷265.43公斤、其他谷物29.14公斤,比去年同期分别上升6.64%、40.23%,分别占各品种产量的3.7%、0.1%;小麦1.43公斤、玉米22.86公斤、豆类0.66公斤、薯类4.91公斤,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3.94%、8.56%、64.89%、8.57%,分别占各品种产量的0.1%、6.4%、4.1%、10.6%。稻谷中,中籼稻168.14公斤,晚籼稻53.86公斤,比去年同期分别上升12.09%、11.56%,分别占各品种产量的3.9%、2.2%;早籼稻31公斤、粳稻12.43公斤,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8.7%、0.56%,分别占该品种产量的8%、31%。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不足,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逐年减少,武汉市种植稻谷质量不高,粮食销售价格下降。对于目前的这种粮食种植现状,我们建议,一方面要着重研究土地集中使用,组织专业性生产合作,利用地域优势,规模性发展特色农经作物,切实解决农村劳动力缺乏、老化的现实,以及单家独户无规模、无效益、土地资源浪费等突出问题,促进现代种植业尽快转型;另一方面要加强和完善粮食收购管理政策,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保护价政策,对一些过度压价的个体商贩适时进行政府干预,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