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开发区培育千亿产业全面启动
发布时间: 2011-01-20 04:52:54来源:武汉发改委办公室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
18日记者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2011年工作会上获悉,开发区“十一五”圆满收官后,“十二五”目标已定: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将比“十一五”翻一番。今年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开发区将大力推进“千亿产业培育”计划,加快军山开发,提升城市功能,持续改善民生,实现“十二五”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开局。
市长阮成发到会,并作重要讲话,鼓励武汉开发区再接再厉,勇创佳绩。
“十一五”期间,开发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从进位到领先的跨越。2010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十五”期末的基础上取得了翻两番的成绩,其中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分别是“十五”末的3.96、3.5、6.7倍,年均分别增长31.7%、28.5%、46.3%。2010年,开发区创造了全市23.47%的工业总产值、21.02%的工业增加值、12.9%的财政收入,分别比“十五”末期提高7.07、5.23、5.86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提升。“十一五”时期,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稳居中西部22家国家级开发区首位。五年来,在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现代服务业迅速成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显著提升和增强。沌口片区城中村改造基本完成,军山片区城市化进程全面启动。年均新增就业岗位5千个以上,全区就业人数达到13万人。
武汉开发区“十二五”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鼓舞人心:要把开发区建设成为武汉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中国的汽车之都、中部地区的集约经济和低碳经济示范区、兴业宜居的城市新区。力争到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完成工业总产值3000亿元;财政收入36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0亿元(新体制);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实现整车产销150万辆规模,其中纯电动乘用车5万辆,新能源汽车占自主品牌汽车的比重达2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以上,努力实现由开发区制造向开发区创造转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超过3.6万元,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努力使全体开发区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今年作为“十二五”起步之年,开发区发展蓝图亮点纷呈。今年,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均在去年基础上增长14%以上,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2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0亿元,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208.75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3.9亿元(新体制)。大力推进“千亿产业培育”计划,注重完善和补充主导产业的产业链,力争新批项目40个,投资总额力争过180亿元;争取引进总投资额50亿元重大项目1个;新开工项目、新投产项目各30个。汽车整车向150万辆产能发展,成立整车项目招商专班,针对专用车、特种车、大客车、电动汽车等整车项目敲门招商,尽快形成整车“千亿板块”。在自主品牌发动机、涡轮增压器等关键零部件项目的引进上取得新进展,为汽车零部件产业“千亿板块”形成奠定基础。依托美的小家电、格力产业园投产以及美的空调、海尔电器扩产,引进和完善家电 制造业产业链,力争在“十二五”时期形成电子电器“千亿板块”。重点支持拓展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使其在“十二五”成为开发区第四个千亿元产业。 2011年是军山地区大开发、大建设之年,强力推进军山第一大道、官莲湖大道及黄陵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启动小军路、军山自来水厂和军山污水处理厂等重要设施的建设,实施军山堤防整险加固工程。
上一篇: “十二五”--水泥价值回归的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