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发改要闻

武汉经济:“迷雾”中再加油 大项目将接连开工


发布时间: 2011-10-20 05:09:19来源:武汉发改委办公室字号:[ ]分享:


  看国外,美国经济低迷,欧债危机愈演愈烈……

  看国内,尽管物价涨幅趋缓,但仍居高位。复杂经济环境中,武汉“经济列车”驶向何方?

  17日,武汉市举行经济形势分析专题会。武汉市发改委判断,随着物价涨幅回落,货币政策调整的可能性增大。

  武汉称,将加快调结构、拓市场、稳投资,确保经济总量今年达到6500亿元,实现新跨越。

  前三季度,交出“平稳较快”答卷

  今年前三季度,武汉交出了“平稳较快”的经济答卷。

  11个重点工业产业中,有10个产业增长在20%以上。一度倒退的汽车业,从7月份后开始由降转升,神龙汽车公司在全国排位逐步上升,甚至重新挤入全国轿车厂前十。

  固定资产投资增21.5%,GDP增速约12%,总量居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消费增长17.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长期低迷的工业投资开始发力,今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33%。东风研究院、武钢一硅钢技改、粤海低碳产业园3个总投资均在5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落户。

  此间,该市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为82.6%,超过80%以上被认为是经济质量好的标志之一,全年财政收入将提前完成目标。

  局势复杂,武汉亟待再提速

  武汉市市长唐良智昨日说,尽管经济发展成绩显著,但环顾国内省会城市,武汉需要快马再加鞭。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武汉GDP增长约12%,但与武汉接近的城市中,成都是15%,沈阳是13.5%,成都引进外资甚至超过武汉,区域角逐更趋白热化。

  前进的道路上依旧“迷雾”重重。

  武汉预测,今冬明春国内外经济形势将更加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加剧,美国高失业、缓增长态势明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一再下调各国经济增长预期,而我国出口的50%输往欧美;看国内,前年出台的经济刺激政策加速了产能扩张,钢铁等重点产业产能过剩——明年,可能出现内外需紧缩“双碰头”局面,市场竞争更激烈。

  在武汉,受国家货币政策紧缩影响,今年以来银行贷款新增额比去年下降210.51亿元,大致回到了2008年的水平。人行统计,武汉贷款增幅甚至比宜昌、襄阳还低。

  同时,由于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和部分行业市场需求回落,武汉工业企业效益出现滑坡,实现利润仅同比增长0.2%,主营业务利润率为3.8%,低于全国6.1%的平均水平。

  据预测,受电厂煤炭库存减少和用电量大增影响,今冬很可能迎来又一轮电荒,这又给武汉经济提速出了难题。

  促跨越,大项目将接连开工

  困难中开始看到曙光。

  宏观经济正朝着预期调控方向运行。随着物价进一步回落,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可能性增大,货币政策可能有所调整,一些矛盾有望缓解。

  武汉经济运行总体“健康”。继汽车产业后,电子信息等产业迈向千亿,成长为全国性优势产业,抗风险能力增强;一批新投产企业形成新增长点。而近年来的结构调开始显现规模效应。

  武汉市昨日透露,将集中上马一批大项目,并抓紧储备大项目,推动经济再提速。

  明年引进6个5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集中优势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等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并力争短期获得突破;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明年实施“市场开拓年”,支持本地企业参与城市建设、两型示范等重大项目。

  重大投资项目将密集上马、加快建设。东本二厂、神龙三厂、80万吨乙烯等特大项目加快推进;中国兵工、中建钢构、国药基地等重大工业项目尽快开工。

  一批城建交通工程将于年内动工和“收官”:10月底武汉四环线启建,阳逻港集装箱三期工程等项目已开始环评或报批;推进天河机场三期、四环线、三阳路过江通道、远城区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早日开工。

关闭
.

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官网手机端

今日头条

大督查提意见

产业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