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培育百亿产业集群
发布时间: 2010-07-13 04:44:00来源:武汉发改委办公室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培育百亿产业集群
——新洲区高度重视认真办理市政协2号建议案
为落实市政协2号建议案办理工作,新洲区坚持新型工业化战略不动摇,强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09年,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63亿元,增长27.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8.51%,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今年将产业结构调整任务纳入绩效管理,确保了此项工作有序有力推进。今年1—5月,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5.28亿元,增长5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74户,比去年年末净增26户;三次产业比重为9.7:46.9:43.4,与去年同期比较,二、三产业比重提高6.5个百分点。
一、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产业集群。新洲区在不断壮大钢铁深加工、桥梁与钢结构、船舶、机电装备、能源电力、纺织服装、新型建材、食品加工八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培育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全区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水平的提升。2009年,八大主导产业共完成产值146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92.6%,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强。今年以来,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衰减,全区八大主导产业更是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在做大扶强八大支柱产业的同时,新洲区还加大了新兴产业引进培育工作力度,围绕电子软件、节能环保、生物等产业策划项目,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目前正在加紧跟踪引进中国云港、中硅电子、一次电力智能和碳素钢塔等一批重大项目,这些项目落户建成后,将成为新洲“十二五”时期的又一个百亿元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新洲区初步培育出钢铁加工及制品、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和以电厂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其中以武钢江北公司、西门子、阿海珐、武船重工、一冶钢构、武汉重冶等为代表的钢铁制品产业集群,被省政府确定为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2009年集群产值达到75亿元,今年将突破100亿元。
二、加强园区建设,夯实发展载体。新洲区确定了“一区两带多园”的产业空间布局,突出阳逻开发区龙头地位,加快推进多个街镇工业园建设。2009年,阳逻开发区入驻企业达到109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38.3亿元,增长44.4%,成功跨入百亿园区行列,全面超额完成市园区办下达的年度目标。今年1—5月,阳逻开发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5亿元,同比增长124.9%。我们在突出阳逻开发区龙头地位的同时,加快推进街镇园区建设,继2008年启动汪集工业园建设后,2009年又先后启动了双柳古龙产业园、邾城创业园、仓埠工业园的开发建设,共完成基础设施投入过亿元。今年还将启动辛冲、李集、旧街等街镇园区建设。
三、建立推进机制,完善支持政策。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根本保证。为此,新洲区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常务副区长和分管副区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和各街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责和成员单位的责任分工,建立了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健全和完善了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工作机制。出台《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若干意见》,从支持创名牌,设立区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和奖励街镇发展工业,新入园企业财政扶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扩大出口、上市融资等方面完善了相应的支持政策,在主体单位目标考核、职能部门连带考核、督促检查等方面作出了相应规定,建立了相应的目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形成了全区各街镇和开发区全力主攻工业、各部门全力助推新型工业化的良好局面。
下段,新洲区将以实施市政协2号建议案为契机,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这条主线,以扩张工业经济总量、提升工业发展质量为着力点,坚持加快开发区工业发展与促进街镇工业发展并举、壮大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兴产业并举、培植龙头企业与培育中小企业并举,大力推进园区建设、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力争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1亿元,增长27.5%;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3亿元,增长2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新增加“小进规”户数40户;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6%;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5.9亿元,增长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