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区情谋调整 狠抓发展争示范
发布时间: 2010-07-13 04:45:00来源:武汉发改委办公室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
直面区情谋调整 狠抓发展争示范
——洪山区认真办理市政协2号建议案
近年来,洪山区认真落实省、市发展大局,辖区内相当一部分区域委托给东湖开发区管理或调整到相邻区,由此带来了管辖面积大幅度减少、发展空间有所缩小、土地资源优势弱化、产业发展方向转变等深刻变化。为了适应变化,区委区政府按照市政协2号建议案的要求,直面区情谋调整,狠抓落实促发展,全力确保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突出优势抓定位。洪山区是全国知名的科教智力聚集区,具有科教人文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区域托管后,区委、区政府结合武汉市对各城区错位发展的要求和部署,突出区位科教、人文、生态和土地优势、突出洪山区已进入武汉市中心城区的优势、突出洪山与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毗邻的优势,紧密结合东湖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武汉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重大契机,及时将发展思路调整到以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商贸服务业为主导产业,以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完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改善生态环境为工作重点上来,以建设科技洪山、人文洪山、生态洪山为目标,举全区之力实施“科教强区”战略,努力增强洪山区对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服务与支撑功能,促进洪山由科技大区向科技强区迈进,把洪山区建设成为彰显科教人文优势的生态魅力城区。
围绕区域抓集中。按照“生态、创意、低碳、休闲”的要求,洪山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形成了“1234”的思路:“1”即城市发展核心——以街道口和南湖地区为重点发展核心;“2”即形成2个发展板块——以和平街、梨园街形成杨春湖板块,青菱乡、张家湾街形成白沙洲板块;“3”即划分三个功能区——将城区面积划分为主城核心区、都市拓展区、生态示范区。“4”即大力发展四大产业——高新科技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商贸服务业和总部经济。围绕“1234”这个重点,合理进行产业布局,进一步促使工业结构调整向特色优势产业集中,新型制造业向工业园区集中,总部经济和配套辅业加速向洪山集中,现代服务业向南湖、街道口、杨春湖白沙洲等新型板块和专业化市场集中,房地产建筑业在调控优化中向商圈和居住板块集中。
注重品牌抓重点。一是全力加快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建设。以建设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为主线,突出科技产业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洪山科技一条街三大重点,积极推进“打造人才高地、扶持科技成长”等“1+8”科技示范工程,进一步壮大以光电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做好培育科技企业、推进支柱产业提档升级等重点工作,不断提高科技服务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抓创意产业建设。积极推进创意产业发展,紧紧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大力发展时尚设计、数字科技、动漫影视、出版传媒等新兴产业,编制完成了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了各项扶持奖励政策,构建了以洪山“创意大道”为核心作用的创意产业发展框架。目前,洪山辖区内共有创意企业998家,年实现产出95亿元。三是抓支柱产业建设。积极建立政府服务平台、融资担保平台、创业培训平台、科技信息平台、成果转化平台、专利服务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洪山区的支柱产业,基本形成了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和环保新材料等支柱产业。区域内光纤通讯、电子信息、测控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和开发能力居国内领先水平。
上一篇: 文振富副市长调研水利建设项目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