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发改要闻

2010年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


发布时间: 2010-06-18 11:30:00来源:武汉发改委办公室字号:[ ]分享:

678日,2010年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四川省王宁副省长、成都市葛红林市长出席会议并致辞。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彭森同志作了题为《承担历史使命服务科学发展继续深入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重要讲话。

彭森同志指出,新时期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已开展5年时间,目前已初步形成东中西互动,多层次推进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格局。第一个层面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第二个层面是国家重大专项改革试点,第三个层面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作联系点,第四个层面是各地自主开展的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各个层面的改革试点定位不同,各有侧重,有利于把实施国家战略任务与尊重地方首创精神结合起来,形成改革合力。在过去一年中,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突出表现在:一是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新成效,三是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改革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改革试点工作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不等不靠,注重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二是把解决本地实际问题与破解面上共性难题结合起来,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先行先试;三是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坚持经济改革与社会改革协同推进;四是注重统筹规划和综合配套,控制风险,积极有序地推进各项工作。

彭森同志说,去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今年则是最为复杂的一年。今年乃至今后三、五年,世界经济格局仍将处于大调整、大变革的阶段,复杂程度很可能超出预期。国内一些深层次矛盾和困难尚未得到有效缓解,又出现了一些需要关注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扩大内需政策效应减弱,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方式转变滞后;耗能高排放行业反弹压力加大,推进节能减排任务艰巨;通货膨胀预期有所增强,物价面临较大上涨压力。改革不到位、体制不完善,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的根源。不动体制,不改机制,就不能有效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就有可能使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得而复失。我们要化危为机,围绕破解发展难题加快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彭森同志指出,统筹城乡发展,居“五个统筹”之首,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是带有全局意义的重大体制攻坚任务,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体制保障,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彭森同志强调,当前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需要创新突破一系列重大问题。首先是关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民财产性收入问题;第二是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与保证耕地质量问题;第三是关于进城农村人口土地承包权、宅基地退出和补偿机制问题;第四是关于进城稳定就业农村人口的市民化问题;第五是关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衔接和统一问题。

彭森同志指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和排头兵,肩负着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率先推动科学发展的光荣使命和艰巨责任,背负国家和人民的厚望。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不辱使命,努力开创综合配套改革工作新局面。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孔泾源司长对各试点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经验做法进行了总结,并对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了具体要求。会上,重庆、成都等地介绍了统筹城乡改革试验的经验,会议代表考察了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项目。各地发展改革部门和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协调机构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同志约100多人参加了会议。

关闭
.

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官网手机端

今日头条

大督查提意见

产业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