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发改要闻

2011年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会议召开


发布时间: 2011-02-24 07:08:00来源:武汉发改委办公室字号:[ ]分享:

2月21日至22日,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国家发改委解振华副主任出席会议并讲话,应对气候变化司苏伟司长主持会议。此次会议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0年度报告》,全面总结了“十一五”和2010年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深入分析了当前气候变化工作面临的形势,研讨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部署了下一阶段工作,与会代表进行了充分的大会交流。我委池少华副主任、环资处同志参加了会议。
解振华同志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从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长远利益负责的高度出发,坚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即将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单独列为一章,且作为资源环境篇的第一章。
“十一五”期间,全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成绩显著。组织编制和实施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是发展中国家制定的首部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截至2010年底,我国政府已批准了2847个CDM项目,其中已经有1186个项目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成功注册,占全世界注册项目总数的42.7%。“十二五”期间,面对国内遭受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经济损失巨大、能源资源紧张,国际上谈判斗争激烈,以及低碳产业技术造成的发展机遇和国际上借口“环境标准”设置的新的贸易壁垒等等情况,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新形势,积极开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新局面,不断提高全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水平。
解振华同志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出要求:一是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形成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二是适应气候变化,重视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重在预防、适度适应和广泛参与,加快技术研发推广,加强监测、预警和预防;三是加强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推动立法工作,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提高实施保障能力、技术能力,加强舆论引导和媒体宣传;四是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世行等多边机构和法德英等国都已经与国家发改委建立了稳固的合作渠道,将组织和引导加强国际务实合作,同时把地方和企业的好的做法经验推广出去。
在提高全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水平方面,一是要高度重视,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各省区市要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纳入各地总体工作布局,完善工作机制。重视队伍、机构建设。二是提高能力,提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调研水平。三是搞好协作,做好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和融洽的工作氛围;增强系统意识,密切上下联系;与发展改革各项业务工作有机结合。四是开拓创新,善于总结,摸索规律,不断创新观念、思路、方法,打开工作局面。
苏伟同志总结了2010年应对气候变化在健全体制机制、强化战略政策、编制方案规划、落实碳强度下降目标、开展低碳试点、加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审核管理、推进务实国际合作、加强舆论引导、推进法治建设等九个方面的工作,提出了2011年十项重点任务,包括分解落实“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研究制定鼓励绿色低碳发展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重大战略政策和规划研究制定、深入开展低碳试点、编制完成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做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做好舆论引导和媒体宣传工作、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与会代表同志认为,“十二五”开局之年,召开此次会议十分必要和及时,表示将积极传达会议精神,全力配合,尽快充实地方工作;同时也希望国家发改委加强对地方的工作指导和能力建设,强化业务培训,设立专项资金,明确重点领域和支持方向。
国务院办公厅和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办公厅、发展规划司、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司、地区经济司、东北振兴司、高技术产业司、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财政金融司等17个司局的相关同志,以及能源研究所的相关专家参加了会议。
关闭
.

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官网手机端

今日头条

大督查提意见

产业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