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发改要闻

我市积极推进经济领域的市场化改革


发布时间: 2013-08-23 11:14:00来源:字号:[ ]分享:

今年以来,我市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增强了全市经济发展的动力。一是不断增强市场主体活力。着力提升国有资本支撑服务功能,优化民营经济发展制度环境。截止2013年6月,市属国企规模实力增强,国资运营效率提高。市属出资企业总资产4224.96亿元,同比增长24.14%;净资产1112.98亿元,同比增长29.51%。统筹推进民营经济政策的落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配套实施细则,在交通、通信、能源、城建、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鼓励民间资本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参与。推出向民间资本开放87项、总投资为1943.33亿元的重大项目。增加30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二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预算编制改革取得新进展。试行财政总预算和分类预算的编制方式,实行零基预算和综合预算,强化预算编制依据,建立预算编制标准体系,规范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预算编制体系。积极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截止2013年6月底,全市税负减少的一般纳税人2494户次,减税面52.02 %,减少税额63553万元;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加进项抵扣减税88715 万元。三是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围绕国际化水平提升计划,我市深化对内对外开放,不断创新大通关环境,增强城市国际化实力。口岸功能稳步提升,东湖综合保税区成功封关运行,正式启动了阳逻港保税园区建设申报工作。上半年,武汉空港旅客吞吐量749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12%;新开武汉-北京-洛杉矶等5条国际及地区航线,使通航城市达到83个,国际及地区航线达到24条。外资利用明显增速。1-6月实际利用内外资1528.7亿元,其中利用外资27.35亿美元,增长18.1%,增幅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2位;实际进资超过1000万美元的项目47个,比去年同期多 21 个。四是稳步推进出租车运营管理体制改革。为促进出租车行业健康稳定发展,深入开展了专题调研,通过网络媒体广泛征集社会意见,并赴上海、温州、广州等地考察,学习借鉴外市的经验,对改革的方向、原则、措施进行了反复论证。形成了我市出租汽车体制机制改革的综合改革意见,相关具体实施细则正在研究制定。五是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按照“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总体要求,积极探索具有武汉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认真调研了汉南、蔡甸等新城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情况,形成了《关于在汉南区开展区域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的建议》调研报告。在蔡甸区奓山街、江夏区金口街、黄陂区武湖街等3个街道启动了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加强与国家部委及省的衔接,积极争取国家层面的改革机遇,力争将我市有关区、街纳入到全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和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六是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试点街226个村,145.87万亩土地资源确权(变更)登记工作。不断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功能,出台了《武汉市农村集体资产评估管理暂行办法》。上半年农村产权交易额达13.1亿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1.63%;涉及土地面积9.15万亩,惠及16万农户;办理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登记19笔,涉及金额1.03亿元;新增土地流转面积6.96万亩,流转面积占耕地面积的52.97%。不断创新农村资源资本化实现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社区股份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已发展到1599家,培育示范性家庭农场167家。
关闭
.

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官网手机端

今日头条

大督查提意见

产业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