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发改要闻

踏实工作不辱使命 搭建藏汉友谊桥梁


发布时间: 2015-02-09 03:02:00来源:字号:[ ]分享:

2月5日,刘新华副主任会见了西藏山南地区乃东县委常务副书记、武汉市第七批援藏干部领队陈春晖等一行5人,听取了有关援藏工作汇报,委办公室、机关党委、政治处和农经处等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参加会见。
去年7月进藏以来,武汉市第七批援藏工作队按照科学援藏理念,拓展武汉援藏模式,创新援藏工作思路,有效促进了乃东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帮助该县荣获了“西藏自治区农村改革试验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先进县”、“义务教育均衡推进县”等荣誉称号。
一、坚持改革和底线思维,以理念创新保稳定一是大胆试验统筹城乡改革。在县委支持下,着力推进城乡规划、土地利用、基础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体系、公共服务“六个一体化”试验,探索建立县乡村三级政务便民服务和“三农”信息服务“四大平台”,加快实现乃东“三集中两转变”。二是创新社会服务与管理。地县两级投资2200万元(其中援藏投入1000万元)在泽当镇开展城镇网格化社会管理与服务创新试点。投入援藏资金1160万元,把西藏红色第一村——克松村党支部和西藏第一个“朗生互助组”——结巴乡桑嘎村打造为党员教育示范点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生态小康示范点。三是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健全了环境保护考核奖惩机制,启动了县域环境功能区划的编制工作,大力推进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建设了克松、门中岗两个生态文明小康示范点,5个村获得自治区级生态村称号,泽当镇金鲁居委会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已由自治区环保厅上报国家环保部。四是完善汉藏双向合作机制。利用汉藏交流协会等平台,采取党群发动、媒体推动方式,开展百万市民献百元爱心、救助帮扶百名特困人群的“双百爱心结对行动”,目前已有武汉市青少年基金会、武汉市佛教协会、亚洲心脏病医院和武汉市、区党政机关参与爱心行动,共计捐资115万元、捐赠衣物万余件,救治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名,促进了民族间交流交往交融。
二、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党建援藏强基础。一是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事业。从援藏资金中列支790万元支持县福利院、县中心体检站、5个村级卫生所的建设。争取到武汉市青基会和黄陂区150万元社会援藏资金对口帮扶建设昌珠镇扎西托美双语幼儿园。二是着力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投入375万元重点改善乃东县农村饮水安全、客土改良、糌粑加工、畜牧养殖等7个村级扶贫项目,带动本地2000余名农牧民脱贫致富。三是深入扎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引入湖北省和武汉市基层党建“五务合一”经验,从武汉市江夏、新洲等区筹集社会援藏资金180万元,在哈鲁岗等10个村居分批开展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五务合一”达标试点,优化阵地功能,规范党建职能,拓展服务效能,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加快培植造血功能,以立体援藏促发展。一是抓项目育后劲,由“输血”扶持向“造血”培植深化。科学制定援藏项目规划,集中力量干大事、着力培植后续财源,把资金重点集中投向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3年确定7个援藏项目,现已完成项目4个、投资4965万元,占三年总投资的92%。二是抓招商育产业,由政府推动向市场撬动深化。强化集约发展和合作共赢理念,把武汉企业优势和乃东资源优势嫁接,目前已从武汉引进泽峰生物科技、藏禾商贸2家公司,投资1.63亿元对藏银花、油菜籽深加工,武汉产业援藏园初现雏形。三是抓机制育活力,由党政援藏向人才援藏深化。充分发挥武汉科技人才优势,研究制定了百名专业技术人才3年援藏计划,今年新进的技术人才已开展课题研究2个、举办医疗农技培训班6期。
四、抓教育与建制度结合,从严加强自身建设。一年来,武汉援藏工作队在湖北省援藏总队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开展“争创优秀援藏团队、争当优秀援藏干部”活动,切实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觉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积极参加千名干部下基层驻村活动,精心制定了“三重一大”制度、接待制度、学习计划、社会援藏资金管理办法等。生活上相互照应关心、工作上团结协作,涌现出一批先进人物,获得自治区、山南地区、乃东县级荣誉9个,武汉援藏工作队被评为乃东县2014年度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其中由我委农经处派出的援藏干部张林林同志被评选为2014年乃东县县级优秀公务员。
关闭
.

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官网手机端

今日头条

大督查提意见

产业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