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发展理念落实“一芯驱动”战略布局
发布时间: 2019-03-06 09:39:19来源:长江日报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
议案点击
近几年来,全市上下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和国家中心城市,对标先进、拼搏赶超,有效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武汉城市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创新动能不断积聚,结构转型升级加速,城市功能品质大幅提升,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武汉在改革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初步显现,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凝聚了坚强有力的磅礴力量。但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任务较重,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大,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产业融合发展不够等问题,依然制约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展动能亟需加快转换。
孙龑等158名市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切实按照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武汉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切入点,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武汉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解决方案包括: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突破性发展服务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挥资源优势,助推创新成果产业化;完善政策环境,加强考核评价体系建设等。
工作目标
市政府为切实办理好《关于加快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武汉经济高质量发展案》,向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提交了议案办理方案,提出的年度奋斗目标如下: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落实“一芯驱动”重大生产力布局,大力推进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全面提速存储器、航天产业、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4个国家新基地建设。
审议声音
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全市经济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金伟成
要以议案办理为契机,进一步在全市确立高质量发展战略思维,体现国家战略的武汉担当。结构不优、方式单一、新动能不足较为突出是当前我市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必须创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战略思维,推动“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战略布局落地落实,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工作基调,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凡是市场能够解决的问题,尽量通过市场的方式解决,同时需要政府充分运用“有形之手”加以引导。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在全省、在中部、在全国高调唱响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向市场和社会传导武汉承担国家战略的信心和决心,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关注、参与武汉的高质量发展实践;做好顶层设计,长短结合、远近兼顾,既要做好议案办理的年度方案,更要做好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中长远规划;深入研究制约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和短板,有针对性地做好政策供给;探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创新。
要加强领导,强化相关措施的落实,确保议案办理的质量和效果。
多措并举推进“两业”融合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黄长清
作为一个传统的重工业城市,武汉市服务业发展不足是“短板”,应以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化深度融合工作为抓手,多措并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建议进一步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大力开发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动能、新业态,特别在网络安全、大数据应用、移动支付、电子商务等方面下功夫,着力推动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的发展;不断发展和壮大市场主体,大力培育引进一批企业总部、龙头企业;针对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存在的矛盾和需求,从多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发挥武汉区位和科技人才资源的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优化制造业发展生态环境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李立新
武汉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抓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这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命脉和根基。
要注重传统产业的提质增效,更多关注我市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支持钢铁、石化、造船、汽车、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链走向中高端,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整体提升武汉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要进一步优化适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生态环境,把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促进公平竞争放在首要地位,落实中央减税降费的政策;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行业管理模式,改进公共服务,降低企业各项审批成本;针对制造业企业需求出台相适应的政策;开展中小企业质量提升帮扶计划,帮助中小企业补齐科技创新短板,提高企业竞争力。
改善服务业发展营商环境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郭刚艳
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量还不够大,占GDP的比重不够高,结构也不够优,促进我市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优良的营商环境作为保障。
建议建立完善的市场准入和监管制度,彻底破除审批难、监管弱的现状;促进产业分工深化和融合互动,要加大推进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促进生态型服务业转型化发展;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继续推进“百万大学生留汉工程”,确保高素质人才供给;加快优化服务业空间布局,推动优质要素资源集中,实现现代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进一步扩大我市对外开放水平,借鉴国外经验,取长补短。
上一篇: 撤一个关卡就带活一片发展
下一篇: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