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改委公布上半年价格举报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 2018-08-01 10:33:35来源:市物价监督检查局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
2018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发改委(市物价监督检查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精神及全国全省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抓住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总目标,不断强化价格服务意识,开展各类专项检查,认真受理价格投诉举报,较好的维护了群众的价格权益。
一、1-6月价格举报咨询总体情况
(一)价格举报咨询受理情况
1-6月,全市共受理价格举报咨询13,396件,其中,价格举报11,875件;价格咨询1,527件。其中市物价监督检查局受理价格举报1,024件,解答价格咨询599件。1-6月,全市共办结价格举报投诉8,367件,退还消费者370万元,罚款0.35万元。
(二)重点区域分布情况
1-6月,全市价格举报受理量居前列的各区依次是洪山区、武昌区、汉阳区,占全市举报投诉总量的35.5%,占比达三分之一强。洪山区、武昌区作为我市高校和政府机关集中分布的区域,维权意识较强,公众参与度较高;汉阳区因处于旧城区改造,新城区扩建过程中,各类价格问题表现较为突出。从行业分类来看,洪山区受理量最多的行业是停车收费(917件),教育培训(311件),物业管理(175件)。武昌区受理量最多的行业是停车收费(416件),资源价格(152件),商品零售(116件)。汉阳区受理量最多的行业是停车收费(536件),物业管理(179件),教育培训(66件)。
1-6月各区价格举报受理量排名分布及与去年同期对比如下图表所示:
(三)热点行业分布情况
1-6月,全市价格举报受理量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是:停车收费4,782件,物业管理957件,商品零售949件。
二、1-6月全市价格举报热点及成因
(一)停车收费举报常居热点榜首
1-6月,我市共收到停车收费举报4,782件,列热点行业首位。目前,我市停车场按收费性质划分为市场调节价停车场(包括商业停车场、小区停车等)和政府定价停车场(包括道路停车、大学医院停车、景区停车、车站码头停车等)。举报较为集中的问题主要是:商业停车场不执行30分钟免费规定(约占28%)、小区停车收费标准不合理(约占69%)及政府定价停车场跨时段停车叠加收费不合理(约占3%)。主要原因为:
一是停车位总体供不应求,中心城区停车难。目前我市机动车保有量291万辆,小汽车277万辆,停车泊位与汽车保有量的比例为1:1.54。按停车泊位需求与小汽车拥有量之间1:1.2的经验数据计算,我市城区泊位缺口较大。
二是相关政策法规滞后。如目前我市纳入政府定价范围的停车收费仍执行2008年的相关政策,不合理的收费标准易导致社会车辆挤占政府定价停车场,产生价格矛盾。
三是住宅小区停车收费管理存在难点。一是物价部门无权认定地面规划车位产权归属;二是许多小区未成立业主委员会,在组织双方协商时无法有效行使业主权利;三是部分开发商追求利益最大化,对地下车位只售不租,从而小区内地面道路车辆停放量大于规划量,导致停车难,收费高。
(二)物业服务收费问题关注度走高
1-6月,我市共收到物业收费举报957件,列热点行业第二位。物业服务收费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业主不满收费标准、抵触收费项目及质疑收费主体等三方面。具体反映如物业费标准太高,质价不符;物业公司未经业主同意,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物业费收取方式不合理,强制预收物业费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有:
一是根据国家及省市相关规定,目前,除住宅前期物业管理服务收费实行政府定价以外,我市其他物业服务收费价格已放开,具体标准由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委员会协商确定。但目前部分小区业主委员会机构及职能不健全或未成立业主委员会,无法有效行使业主权利,使得物业公司处于相对强势的地位,造成价格矛盾。
二是责任边界不明晰。如水、电、气、热等专业经营单位、政府有关部门、建设单位、业主等主体与物业企业的责任模糊不清,导致产生价格纠纷。
(三)商品零售价格举报热度不减
1-6月,我市共收到商品零售举报949件,列热点行业第三位。商品零售业投诉问题主要反映在超市、商场等零售商品明码标价不规范,存在低标高结等现象。
商品零售行业举报量一直位于热点前列,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市民维权意识逐渐增强,遇到价格问题投诉及时;另一方面也有职业举报人趋于利益追逐对商家进行大量集中举报等因素。
商品零售行业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对其价格举报的处理,一方面要保持12358价格举报平台畅通,及时受理群众价格投诉举报,另一方面市区价格主管部门应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依法加大查处力度。
(四)教育收费等其他类举报热点应季出现
1-6月,全市共收到教育收费举报826件,列热点行业第四位。仅6月份,受理教育收费举报251件,其中民办培训机构(非学历教育机构)相关举报221件,占88%。
主要原因是进入暑期以来,中小学校外培优市场火爆,相关价格问题频发:一是民办培训机构在退费过程中出现的纠纷,如扣除手续费、刷卡费不合理,拖延退费等问题;二是培训机构收费太高不合理;三是培训机构未按约定履行服务;四是培训机构预收超过规定时长的培训费用等。
针对此类民办培训机构的相关举报出现上升趋势,市区价检部门将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对面向中小学生实施非学历文化教育的培训机构进行治理,依法规范培训机构收费行为。
(信息员:米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