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交社保、减免房租 水电气价格均有优惠
个体工商户暖心政策纷纷落地
发布时间: 2020-04-21 09:51:40来源:长江日报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
截至目前,我市登记在册的市场主体中,个体工商户达73.9万户,带动就业人数巨大。受疫情冲击,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遇到了较大困难。相关报告显示,67.5%的个体工商户遭受疫情冲击。
为帮助这些个体工商户抗风浪、渡难关,18日,我市出台财税、金融、租金减免、社保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拿出“真金白银”为商户“解渴”“输血”,从阶段减免税费、降低要素成本、提供资金纾困、优化服务保障等多方面、多角度、多途径帮助个体工商户克服疫情影响。
政策落实得怎么样?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状况如何?还面临哪些难处?20日,长江日报记者进行了多路调查采访。
雪松路砂锅店复市后每天订单200单
“10号单好了没有?”“11号单好了吗?”20日上午11时,江汉区雪松路夏氏砂锅店门前,多位外卖员正在等待出餐。“我是昨天开始营业的,生意还可以。”夏氏砂锅店主夏家胜介绍,积极复工一是在响应政府号召,同时店内员工急需复工,解决生活来源。
歇业近3个月,每个月要交10余万元的门面租金,夏家胜坦言,压力确实很大。而且店里有100多名员工要发工资、缴社保。“减免、缓缴社保费用的政策一出台,确实减了不少压力。”夏家胜说,员工复工的积极性都很高,但是由于不能堂食,每天的订单量有限,只能采取分批复工的方式,安排店员上岗。
“重新营业一两天,每天订单在200单左右。”夏家胜说,虽然跟以往的“一座难求”相比略显清淡,但是在政府各项政策的支持和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向好的条件下,对未来的经营还是充满信心。
在雪松路上,经营了七八年的迁西板栗店4月10日也开始恢复营业。“虽然没有租金压力,但是还是希望生意能快点好起来。”摊主徐仲萍说,“看到很多支持个体户的政策在陆续出台,作为小餐饮经营户,还是很有信心。希望疫情早日过去!”
市万松园路雪松路商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有30%左右的餐饮商户已经恢复营业,商会正在对所有店铺进行每日消杀,为更多商家复工复产做足准备。
缓交社保、减免房租,商家“轻松上阵”
20日11时许,记者来到汉阳王家湾汉商21购物中心、武汉摩尔城等商业体,这里的一楼门店多数为为周边居民服务的餐饮小店,开业的不少。一家重庆酸辣粉店店主周先生告诉记者,看到武汉出台对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的扶持政策十分欣喜。周先生说,自己店里有3名工作人员,社保医保都是店里交,按扶持政策,这部分钱2月—6月减免了以后,负担减轻不少,大概一个月可以少交3000多元。
“房东为我减免了2.2万元房租。”20日,舵落口三正联盟巨龙电动自行车门店老板幸应武说,房东拿出“真金白银”帮助他,让他克服疫情影响渡过难关的信心增强了。三正联盟巨龙电动自行车门店有200多平方米,每个月房租8000元。18日政策出台后,房东甘仁刚积极响应,为幸应武减免了部分房租。甘仁刚说,帮助个体工商户减轻创业压力是应该做的,“大家都希望武汉快点好起来”。
“肯定会减免电动自行车门店的房租。”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万国电动自行车市场、青山建设五路电动自行车门店个体工商户的房租,有关方面目前正在商议减免实施细则。
扶持政策陆续落实,“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政府为个体工商户出台了好政策,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雪松路上餐饮店霄汉羊排已经复工20天了。店主肖汉介绍说,上周,税务等部门通过雪松路商会向餐饮经营户宣传讲解了最新政策,并且对已经复工复产的餐饮门店进行登记核实。“减免今年应纳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还有免征增值税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相信会陆续落实。”
个体户吴雪在王家湾大洋百货附近经营一家窗帘布匹店,店里正在搞促销活动。对于武汉出台个体工商户的扶持政策,吴雪说通过长江日报微信关注到了。“我店里有3名销售人员,他们的收入比较高,社保医保相对缴纳也比较高,政策规定2月至6月社保可免缴,医保减半,相当于为店里减轻了总共将近1.5万元的费用,还是很感激的。”吴雪说,上午她拨打12333社保咨询电话后得知,社保减免单位缴纳部分是人社部门有专人负责办理,申报手续都免了。
20日上午,记者来到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这里复市的经营户不少,蔬菜、水产品、粮食、食用油、干货等经营户均在忙碌。该市场行政总监郑荣秀介绍,考虑到疫情对商户的影响,1月23日开始,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对商户减免进场费用。截至4月10日,共为商户减免进场费(采购车及送货车辆费用)608万余元。
链接>>>
“小买卖”闯关不易
期盼政策更精细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的调研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45.7%个体工商户面临订单减少问题,39.7%缺乏物流保障,34.9%遭遇合同履行困难。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担心订单减少是个体户复工复产的主要障碍。
20日,记者在沙湖果品批发市场看到,前来购买的顾客并不多,整个市场显得有些冷清。市场执行经理陈新介绍,市场第一期占地100亩,有近百家经营户,目前开始经营的只有40余家。陈新说,因为水果不像钢材,如果进货多了,卖不出去,就会腐烂坏掉,有的经营户因为是从事仓储配送的,开张时机还不成熟。
市场内的磊磊果行老板刘磊算了一笔账,现在销量只有以前的20%,确实下滑了,“不敢多进货,如果卖不出去,就会烂掉”。另一位常年供货给武商量贩的东凯中泰果业老板向小东说,疫情对果品批发市场冲击还不小,仅自己的销量就下滑了60%—70%。向小东希望有政策拉动人气,“只有市场活了,我们这些经营户就都活了”。
疫情防控期间,很多餐饮个体工商户转向线上平台。记者采访了解到,政府减免租金、税收的政策让餐饮业享受到了一定的惠利,但是在不堂食、只配送的模式下,经营压力比以前大了不少。霄汉羊排店主肖汉说,通过外卖平台的配送成本较高,让很多餐饮企业难以承受。“希望外卖平台能够适当倾斜配送费用,让餐饮企业能够生存下去”。
采访中了解到,个体工商户还普遍希望还贷延期、仓储物流成本减免等扶持政策更精细一些。
(长江日报记者唐煜 吴曈 章鸽 胡义华 马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