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店小二”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激发城市活力 助企业疫后重振
发布时间: 2020-06-10 10:05:24来源:长江日报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
江夏城区灯火璀璨,疫后经济重振有信心。
王运良 摄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
当前,江夏区按照中央、省、市部署,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标准,拿出真金白银实现“放水养鱼”、“真枪实弹”实现“蓄水养鱼”、真抓实干实现“换水养鱼”以及真情实感实现“净水养鱼”,让企业活下来、留下来、转过来、强起来,让惠企政策有力度、落实快,为企业渡过难关争取时间和空间。
经济复苏关键在企业,企业活满盘皆活。4月,江夏区出台《关于应对疫情支持中小微企业生产发展的十条举措》(简称“黄金十条”),帮助企业争取专项资金,降低融资成本,简化贷款流程,减少企业租金成本,帮助企业打开市场,为企业招揽人才。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感受最深。江夏区在“江夏办”小程序上推出 “零跑腿”专区,申请人无需到窗口,企业工商登记、法人变更等多个高频服务业务全可在“云”上办,实现审批“不见面”,大部分业务的办理时间压缩到1个工作日办结。
现在,江夏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党员都是企业的“店小二”,“实打实”包保,用政策、人脉、资源解决企业难题,深入企业走访调研,想企业之所想、帮企业之所急,有呼必应、无事不扰。
4月10日,在江夏经济开发区大桥现代产业园“武汉雷神”项目现场,7个重大项目同时开工。在2020武汉市“云招商”首场活动中,江夏区线上签约2个项目,协议投资额64亿元。5月15日,在全市“云招商”央企专场活动中,湖北光电子科技产业园落户江夏,总投资约26亿元。机器轰鸣、建设现场热火朝天、招商项目落地签约……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热潮,处处充满着复苏的活力。
目前,江夏区正以超常规举措加快推进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建设,争创国家级大健康产业基地。今年,园区拟再引进20余家企业,充实到园区创新区、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生物农业、医药物流等五个板块,推动江夏区疫后经济重振再提速。
江夏区应对疫情支持中小微企业生产发展的“黄金十条”
全力争取市级纾困专项资金,提供最长一年期免息贷款。
建立不少于16亿元的放贷资金池,向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发放“救企贷”。
设立1亿元融资应急资金,为贷款到期续贷有困难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资金周转。
对在就业稳岗、创新创业等方面有突出贡献,或受疫情影响特别严重的小微企业,适当放宽反担保要求。
降低融资担保成本。充分用好夏创融资担保公司,为中小微企业贷款提供担保。
成立小微贷服务中心,当日申请、符合条件的当日放款,一般不超过3个自然日。
对承租区属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且生产经营确有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免收3个月房租,减半收6个月房租。
动员全区力量帮助中小微企业寻找市场、打开销路,对符合政府采购标准的地产品,区财政全部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库。
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每周定期向社会发布企业用工和求职需求两张“信息表”,推动供需两端精准互通。
将应对疫情各项支持政策及时宣传到位、精准执行到位、每月报告到位,确保中央和省市区各项政策落地见效。
上一篇: 光谷出台意见加快发展“在线新经济”
下一篇: 推动民营经济 加快恢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