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彰大会坚定全市各界发展信心
抓好常态化防控奋力夺取双胜利
发布时间: 2020-09-23 09:37:57来源:长江日报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
9月11日,武汉大学本科新生报到,校方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师生身体健康。
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任勇 摄
地铁2号线汉口火车站进站口,红外线测温系统对进站乘客进行实时监测。
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武汉儿童医院仍实施预检分诊,前来就诊的市民扫健康码、测温后进入门诊大楼。
长江日报记者苗剑 摄
东湖海洋世界入口处,游客主动扫码入园。
长江日报记者许魏巍 摄
22日,武汉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隆重举行,大会精神鼓舞人心。全市各界群众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会提出要勇于开顶风船,要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把伟大抗疫精神转化为疫后重振的强大势能,“我们听了都很振奋!下一步,我们要按照大会提出的要求,坚持‘晴天带伞’‘打伞干活’,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 打造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标杆城市
“今天,武汉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举行,我们感到非常振奋。下一步,我们卫生健康系统要顶风开船,抓紧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22日,武汉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说。
应对疫情,武汉的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短板和不足。在与疫情战斗的摸爬滚打中,武汉把公卫应急体系建设的目标定为“努力打造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标杆城市”。
这位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全市卫生健康系统要落实武汉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补短板堵漏洞,从政策突破、组织架构完善、硬件建设等多个方面快干实干。“全会上我市创新性地提出,将市疾控中心主要负责人列为市卫生健康委班子成员,以及对公共卫生机构实施公益一类保障、公益二类管理,这两项政策领全国之先,可以看出武汉市的魄力和决心。目前,这两项突破性政策已开始实施。”
目前,我市“四区两院”重点项目已经开工,还在进行62家发热门诊定点医院的规范化设置,以及市疾控中心和区疾控中心的实验室建设。“说远了是为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说近了是为了做好秋冬季疫情防控。我们一定要筑牢群众卫生健康防线,让武汉市民安心迎接冬季的到来。”
■ 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现在我们的商业已经恢复到90%以上了。”武汉中商鹏程销品茂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22日告诉记者,大会要求坚定不移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我们正是这么做的,也将继续这么做。”
该负责人介绍,销品茂营业面积有12万平方米,主要出入口都设置了红外体温检测点,设置了隔离区。同时每天安排消杀人员对重点区域进行两次消毒,随着餐饮商户堂食恢复,还增加了夜间消杀工作,对每天产生的垃圾定点清运、及时消毒。为确保空气流通,商场负一楼等通风不畅的部位在营业时间全程开启新风和排风。
作为一个大型商业购物中心,目前销品茂场内商户都已基本恢复经营。“为了促进商业恢复,我们针对不同的商业类型分阶段、分种类,给予了不同程度的租金减免政策,还举办了多场营销活动。”该负责人说,公司拿到了武昌区的电费补贴,徐家棚街道在指导防疫的同时,还送来口罩、消杀剂等多种防疫物资。
“我们对四季度很乐观,对来年、对未来都很乐观!”该负责人信心满怀。
■ 一边干好工作,一边抓好防控
江夏经发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振宇22日表示,大会强调下一步要继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打伞干活,说得真好,我们正是这么做的”。
他介绍,他们公司每天安排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定时对办公区域进行消毒,配备防疫物资,时刻关注员工健康,特别是项目一线人员,对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式管理,监测进出人员体温,督促施工人员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疫情期间,江夏经发投集团在一天之内,完成雷神山医院建设场地及相关设施的移交任务,为顺利建成雷神山医院打下良好基础。集团连续奋战数日,建成江夏大花山方舱医院。“我们把伟大抗疫精神转化为奋进力量,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赵振宇表示,面对“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形势,集团党委及时审时度势,大刀阔斧进行调整和改革,加快构建多点多极多支撑的业务布局——瞄准高端行业升级,成立经发投咨询公司,成立投资事业群和项目管理事业群,抢占新业态“风口”,着力开发智慧城市、商办和工业等项目,以更精细的服务打出项目建管“组合拳”。“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我们正全力冲刺四季度!”
■ 出门不忘戴口罩,坚持锻炼身体
“一个人健身容易犯懒,走上两圈就不想动。”家住江岸区余华岭社区的詹女士今年50岁,以前很少健身,但这次疫情让她觉得,健身锻炼是预防疾病的根本。拥有健康的体魄,不仅是对自己、对家人负责,也是对社会的贡献。
于是她开启了锻炼身体的日常活动。“做能做的任何运动!如果有时间就去楼下晨跑,在室内可以做家庭健身操,在车上可以按摩脖颈手臂,还可以在网上搜健身视频,学习健身知识。”詹女士说,疫情后物业和居民都对环境卫生越来越看重,看到小区保持干净整洁,下楼锻炼才有安全感。
不仅仅是詹女士一家,这次疫情使很多市民下决心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家住武昌区水果湖街道的文婆婆做菜本就是一把好手,最爱一口“咸鲜”,“炒菜调馅,不多放点盐和酱油,人没劲”。文婆婆年近八旬,身体一直很硬朗,觉得多吃点盐也不是什么大事,这次疫情却让她改变了坚持一辈子的饮食习惯。
“我看了电视,市里开大会,要我们大伙儿晴天带伞。我知道那是打比方,是告诉我们每天出门坐地铁、坐公交车,不要忘了戴口罩。我们当然要重视,要支持市里的呼吁,管好自己就是为社会作贡献。”詹女士的说法,得到了很多邻居的赞同。
■ 各种渠道提醒市民防控不放松
原来办个证要跑4趟路,现在家门口3分钟搞定。洪山区珞南街学雅芳邻二期居民小刘22日向记者表示,自己收看了市里的大会直播,“现在市里各项办证服务提速,这是大城市治理见效果的一个好例子。大会上说,我们要把城市视为生命体,这话说得真是实在,城市治理好了,我们大家的身体素质就都增强了。”
方桂园社区党总支书记李骋也收看了大会直播,她表示,小刘的体验也是小区其他居民的共同感受。“9个小区位置分散,其中还有5个小区没有物业,原来开具居住证明、转接党组织关系、离退休人员社保年审等业务都需到社区集中办理。”
为了让居民少跑腿,8月初,学雅芳邻二期成立了小区党支部,业委会办公室被改造成为小区党群活动驿站,增设便民服务点,社区网格员、物业员工、小区业委会成员、党员志愿者在此值守,实现居民办事不出小区。
“这场抗疫斗争的实践表明,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洪山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小区防控的压力已相对较小,“但是我们还是会通过各种渠道,告诉市民不要太过于放松,提醒他们乘坐公共交通、进入室内环境和生产环节记得戴口罩。”
■ 防治一体化,共建美丽家园
“疫情期间,我们的党员带头24小时守卡点,为村民购买、配送物资。现在,我们仍旧很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黄陂区蔡家榨街四勿岗村书记成兴干22日透露,经过了疫情的大考,很多村民成了合格的志愿者,他们成为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去年9月这个村成立了志愿服务队,疫情暴发后,党员志愿者们纷纷带头,第一时间布置防控卡点。74岁的老党员刘怀胜冒着风雪整整值守76天直到封控结束,因为防控工作做得扎实,四勿岗村未曾出现过“四类人员”。如今,刘怀胜又带头参加清洁家园活动,他说:“我们要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同时我们也是美丽乡村的受益者。” 在这些老党员的带动下,村里的年轻人也纷纷加入志愿服务队,每次清洁家园活动志愿者达到60人。村里老党员们周末还主动去村委会值班,帮助村干部处理琐碎的村民纠纷。
21日,四勿岗村党支部获得省级表彰,成兴干和干部群众都很高兴。22日,他带领干部群众一道又认真收看了市里的大会直播,“大会上讲,我们要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推进‘防治一体化’建设,加快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这些话都是有的放矢的,是需要全市上下一道用行动来完成的。我们一定边防控,边加油干、好好干!”
■ 搞好健康小环境,筑牢防控底线
“车行道、人行道、人字沟、休闲座椅、景观雕塑、立柱灯杆、果皮箱等城市设施通过拉网式清洗后焕然一新。”江汉区爱卫办主任田蕲龙收看了大会直播,他表示,正如市委提出的,我们只有用千千万万个文明健康的小环境,才能筑牢常态化防控的社会底线。
田蕲龙介绍,经历了武汉保卫战,江汉区的社区内道路、公共区域及门栋楼道、顶棚、屋檐等卫生死角,都得到了彻底清理清洗。全区学校、幼儿园开展了以“灭蚊防蝇”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在校园内进行了全方位的蚊蝇消杀行动。区卫生健康局组织家庭医生建立网络、电话联系渠道,随时开展心理健康宣教活动,安抚康复患者不安情绪,引导他们科学饮食、合理运动,协助患者走出心理阴影。
“建设文明健康的小环境,筑牢社会防控的大防线,我们要慎终如始。”田蕲龙说。
(长江日报记者黄琪 史凤玲 张奔设 高阳 陶可祎 刘娜 余丹夏 通讯员郭炜 王莉 吴双 朱睿 干坤涛)
上一篇: 抢抓5G等新基建机遇 促进城市新一轮发展
下一篇: 推动武汉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