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建成支点·发改担当】| 逐梦蓝天 打造天空之城新名片——武汉市低空经济发展潜力加速释放
发布时间: 2025-08-29 09:37:00来源: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

即日起,【牢记嘱托·建成支点·发改担当】栏目将全景展现发改系统建设成果,记录城市能级跃升的奋进足迹。今日我们推出《逐梦蓝天 打造天空之城新名片——武汉市低空经济发展潜力加速释放》
今年以来,我市低空经济发展活力迸发,潜力逐步释放。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发改委统筹市低空经济专班日常工作,下设综合管理和协调推进、产业发展和创新标准、基础设施和应用推广、交通试点和安全监管四个工作组,持续完善“周调度、月分析、季总结”工作机制,积极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相关职能部门与重点区域协同联动,各项工作稳妥有序推进。
全市低空经济领域企业集聚效应显著,已汇聚包括普宙科技、电鹰科技、旭日蓝天、飞流智能、兴图新科、时代星光、江尚航空等170余家代表性企业,覆盖研发制造、核心零部件、低空应用等全链条环节。重点企业发展势头强劲,以普宙科技、旭日蓝天、飞流智能等为代表的核心企业产值增幅明显。
汉阳造低空生态中心、楚天通航总部运营基地等项目成功落地。武汉矢量立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与武汉经开区签订协议,投资建设矢量立飞重载无人机研发制造总部基地;峰飞航空武汉总装基地在汉阳区动工,预计可年产eVTOL航空器200架;精工集团在黄陂区建设碳纤维复合新材料(航空)华中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通宇通讯在洪山区建设卫星通信总部项目,开展多款低空通信产品研发。
普宙科技荣获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十大核心奖”。13家武汉企业亮相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其中普宙科技荣获“2025十大低空整机制造企业”等4项行业大奖,电鹰科技荣获“2025十大低空物流企业”等2项行业大奖。关键技术研发取得进展,九峰山实验室实现无人机在20米高空微波无线充电;东风汽车自主研发的马赫动力高性能发动机完成某航空器地面大功率联调工作,进入试飞阶段,同步研制电池包、氢能增程器等其他飞行器关键零部件;电鹰科技大载重涵道式无人机、旭日蓝天大载重多旋翼无人机等一批重点产品研发顺利。御风未来自主研发E40中型复合翼无人机在光谷成功完成33公里自主环飞。
高水平创新平台加速布局,组建武汉市未来低空经济研究院、武汉低空经济产业协会、武汉航空航天学会,武汉航空新材料产业发展研究院注册,航空复合材料研发中心成功落地。华中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牵头组建的中部地区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产教联盟,已吸纳30余家高校和企业参与,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的创新生态链。汉阳区与武汉科技大学签订合作仪式,共建“汉阳造”低空产业学院。武汉大学新增低空经济硕士学位,湖北大学、武汉商学院等多所高校相继开设与无人机相关的微专业,精准对接市场需求。
武汉市低空起降设施布局规划正在编制,拟将武汉市地面基础设施按区域级(跨城市服务)、城市级(市域内服务)、片区级(局部区域服务)等层级,载人交通、低空物流、文旅消费、应急救援、城市治理等类别,进行规划布局。
全市已建成低空起降设施220余处。全市5G基站数量累计达5.5万个,累计新建/改造具备5G-A能力的基站数量超1.7万个,初步实现5G-A网络规模覆盖,智算规模累计达3525P。
全市已批复32条低空航线。武汉光谷低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依托全国首个“共享无人机”工程,推动低空经济在政务服务、商业应用等场景深度落地。市水务局利用无人机对重点河湖和城市黑臭水体进行全覆盖巡查,市消防救援支队在火灾救援中利用无人机构建“察打监”体系,市城管委运用无人机技术针对“四线一口”重点路段实施飞巡。硚口区投入使用武汉首批高楼消防无人机。
黄陂区、汉阳区的汉口北低空港物流航线、武商集团跨江商贸低空无人机航线实现常态化运营,新港空港综保区、东湖综保区先后开通跨境电商进口商品无人机直达配送业务,东湖观光氦气球项目累计接待约2.2万人次。经开区举办“航空科普+飞行体验”主题研学,接待游客超1.2万人次。
下一步,我委将持续强化规划政策引领,推动立法和标准建设,壮大产业发展规模,提升科技创新赋能,拓展应用场景业态,在严守安全底线、有效管控风险的前提下,充分释放发展潜力,用“天元之位”打造“天空之城”,努力把武汉市打造成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低空经济发展高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