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为滇池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叫好
发布时间: 2010-10-19 23:21:26来源:武汉市发改委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
按照计划,现在退耕的滇池周边农田达4万亩左右,3年后退耕34万亩农田,以减少对滇池的污染;在禁养方面,除了在水源地禁止种烟与花,还要求在河道200米内不准养殖。这一系列措施让前来调研的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也跷起了大拇指,称:滇池的面源污染治理可供全国借鉴。
“掐花控烟”保护水源地
据盘龙区滇源镇冷水河支流附近的村民透露,他们村子在两年前就收到了“为保护水源地,请‘掐花控烟’”的宣传。在政府部门给予了一定补助后,他们减少了烟草的种植。另外,最近政府部门还将他们村子整体搬迁到昆明市区,这让他们感到很开心。当然也有少部分上了年纪的村民不愿搬,但经过政府部门做工作,为了不污染昆明水源,不污染滇池,他们最终表示了理解。据介绍,目前光是松华坝水库附近就已减少了两万多亩蔬菜与烤烟的种植,大大减少了对滇池的污染。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全国领先
据昆明市农业局能源生态处处长王建介绍,滇池周边农民平均每人只拥有农田0.27亩,由于过度使用,已处于“亚健康”状态。为此,他们展开了土地轮休的政策,开展了试验,在有的地方实行种绿肥,从空气中吸取氮磷,减少了化肥氮磷有机化肥的使用,倡导使用农家肥。开展了禁养、农村示范工程、物理防治虫害、举办农民田间培训学校等措施,尤其是时下正在全面展开实施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在全国都算领先的。同时还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比如有的种花、种菜往水源地、滇池流域外搬迁,在滇池流域种植经济林木、从源头上减少农村面源污染的恶化。
面源治污手段可供外省参考
将环湖截污连在一块,滇池边的农村面源污染也全部被截住,针对此事,今年7月份,记者随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调研滇池,在宝象河入湖口听取了相关人员关于治理情况的汇报后,杜鹰跷起了大拇指说,在全国来说,湖泊治理、污染河流治理,最难的点在于农村面源污染,太湖的治理当中,最难解决的也是农村面源污染这一块内容。而滇池的治理,经过农村的一系列综合整治,加上环湖截污系统工程,将污水截住,这样的举措是可供其他地方引用、借鉴的。
统筹:张明 唐薇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管弦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