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尽列 全国统一
发布时间: 2019-01-08 11:01:08来源:中国发展网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的目标是实现“一单尽列、全国统一”的整体性治理。国家以一张清单统一整合所有市场准入的禁止、许可事项,是我国对统一市场准入管理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这次尝试有三个层面的意义。
首先,是实现一单列尽
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之前,国家有关市场准入的禁止或限制散诸于各法律文件规定中。各级政府部门对各自管理领域进行准入审批,部门间职责难免交叉、重叠,造成互相推诿扯皮。而市场主体在准入前要查阅各类法律法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等,但各种规定往往相互矛盾,使其无所适从。
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下,国务院以负面清单的形式明确列出在我国境内禁止和许可投资经营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将所有分散各处的禁止、许可事项在一张清单上集成。此外,为了做好制度的衔接工作,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还将对行政审批事项清单、《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等目录的相关规定进行梳理,根据情况分类纳入禁止类清单和许可类清单,并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列明。“一网打尽、一单列尽”,既清晰地表明了市场准入的“红线”所在,又明确地给市场主体点亮了“交通灯”。
其次,是实现全国统一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由国务院统一制定发布,市场准入的管理实现了在全国层面的统一,地方没有权限进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制定工作。地方政府需进行调整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批准。这也是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形成的重要前提,是落实《行政许可法》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消除各地存在的形形色色的隐性壁垒,促进各类要素的有序自由流动。
把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作为构建市场准入秩序的重要基础制度,把抽象的市场准入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文本,能准确、高效传递准入规则信息,保障公平竞争。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制定、调整、优化依赖市场主体和各级政府广泛参与和普遍认同,也会促使政府从单向管理变成社会共同治理。
再次,是实现地位平等
以前,政府对市场主体的市场准入主要靠审批,如分为鼓励、限制、禁止等三类,对市场主体投资行为施以区别性的引导政策,导致各市场主体的待遇不公平甚至差别很大。民营企业能够进入的领域明显少于国有企业,具体要求政府规定不详或者没有规定,导致了地方政府自由裁量权大;一些行业设定了较高的准入门槛,政府的审批程序较为复杂,甚至不透明,中小企业很难进入这些行业。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体现的是“非禁即入”的负面管理理念,体现的是“公平”。
在清单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不搞特殊待遇;在清单以外的领域,做到了“英雄不问出处”。未来还将进一步“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保障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自然垄断、特许经营领域的具体办法”。
上一篇: 两年内电子信息产业突破8000亿元
下一篇: 两湖隧道开建写进 修改后的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