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湾塑造美丽岸线
发布时间: 2019-04-02 09:22:00来源:湖北日报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洋 通讯员 李放军
三千里汉江自秦岭奔腾而下,即将汇入长江之际,勾画出美丽的汉江湾。
汉江湾东岸的武汉市硚口区,拥有14.5公里的汉江岸线,原来散落占滩砂石厂65家,民垸居民500户,码头51个,各类船舶195艘,棚屋杂乱,砂石如山……
通过码头集并、综合整治,汉江岸线视野更加开阔,滨江画廊景观更加壮美。
6个多月后,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将如期举办。
美丽的汉江湾款款走来。
昔日老旧城区加速蝶变。
码头集并
提升滨江生态景观
3月14日,汉江崇仁路闸口江滩码头,两艘“水上人家”被拆除。
这是汉江武汉段水域最后的“水上人家”。
曾经的汉江水面,自晴川桥至长丰桥一带,常年停泊着近百艘用于居住的趸船、水泥船和木船,形成水上群落。这些并无动力的趸船,用缆绳系在岸边,在船头放置一块跳板,供人上下船。
硚口区城管局负责人介绍,汉江“水上人家”,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码头经济繁荣时,“水上人家”船只多达几百艘。
截至2015年底,汉江硚口水域共有“水上人家”98艘。2016年,武汉启动沿江港口岸线资源环境整治,大部分“水上人家”船只离岸,昔日拥挤、破败的岸线,回归自然。
3月25日,汉江宗关水域,湖北航道宗关水厂码头完成集并,意味着硚口区7个公务码头全部完成集并。
此次码头集并,涉及海事码头2个,水上公安码头2个,航道码头2个,水文码头1个。与此同时,完成拆除旅游码头2个。4月初,还将拆除船厂码头1个。
统计显示,江汉古田桥至长江、汉江交汇处共有公务、旅游码头11个。按照武汉长江和汉江核心区港口码头岸线资源优化调整总体方案,这些码头将采取拆除、外迁、保留、集并等方式优化调整。4月20日前,完成整合集并,实现集约化运营,打造城市建筑物、江滩、码头、岸线相互协调的“滨江都市画廊”立体景观。
江滩整治
打造汉江湾绿带
两江交汇核心区集并码头,硚口行动早,见效快。
硚口区水务局负责人介绍,这得益于多年来针对汉江江滩的大规模整治。“历届区委、区政府接续奋战,迄今共投入资金10.5亿元,完成江滩清障,拆除占滩企业及砂石码头,搬迁民垸居民,清离趸船、水上人家,腾退滩地120万平方米,高起点建设江滩公园。”
由于河道滩地较窄,硚口区因地制宜,设计成“项链串珍珠”的景观特色。硚口区曾走出韩爱萍、伏明霞等15位体坛世界冠军,被誉为“冠军摇篮”,江滩公园突出体育特色。
如今的江滩公园,建成面积70余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36万平方米,亲水步道、绿道长度近35公里,每天都有约10万人前来运动、散步、休闲。
汉江硚口江滩东起晴川桥,西至长丰桥,全长14.5公里,面积120万平方米,相当于3个中山公园,由3大板块组成:晴川桥至江汉二桥为汉正街休闲配套区,江汉二桥至古田桥为体育休闲运动区,古田桥至长丰桥为生态雨林区。
整治工程分期开展,汉江湾绿带不断延伸。正在建设的江滩四期工程从古田桥至长丰桥,岸线全长约3.3公里,将打造为以防洪功能为基础、以汉江水文化为脉络、以滨水乡野生态带为核心、独具区域特色的滨江带状休闲绿廊,预计今年6月完工。
“绿块”串联
锁定生态大格局
从天空俯瞰,14.5公里长的汉江湾绿带,如同一条翡翠项链,通过绿道,串联衔接10公里的张公堤城市森林带、132万平方米的园博园、106万平方米的张毕湖公园、79万平方米的竹叶海湿地公园等大面积“绿块”。
这些“绿块”,大多位于城郊接合部和城区边界位置,通过“闭环效应”,共同锁定生态大格局。
而在繁华中心城区,见缝插针规划、建设的街头游园遍地开花:2.7万平方米的古田二路南泥湾游园、1.2万平方米的发展广场游园、1万平方米的汉口春天游园、1.8万平方米的御景星城街头生态公园、5.8万平方米的舵落口小森林、2.4万平方米的黄鹤楼酒厂小游园、1.5公里的古田三路垂江画廊……它们,让居民在家门口即可触摸绿色、享受绿色。
统计显示,硚口区公共绿地面积已超过700万平方米,人均绿地指数翻了两番,在武汉市中心城区的排名,也由摆尾跃居前列。
上一篇: 今年首批科技成果转化签约65亿
下一篇: 办税人员刷脸 可办八成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