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多招并施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发布时间: 2019-05-27 10:01:57来源:长江日报字号:[ ]分享:

5月26日,“武汉蓝”再次刷屏朋友圈,蓝天白云既是暴雨后的天赐,也是武汉人决战蓝天保卫战的初步成果。

截至5月26日,我市空气质量优良状况与去年同期持平。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成绩,一方面是全城的建筑、整治面积大为增加,一方面是外来的污染源频繁入侵。

成绩的取得是全市系统性地开展蓝天保卫战的结果。

2019年拥抱蓝天行动方案是蓝天保卫战的战术指南,全部直击空气质量的各种污染源,包括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实施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等,旨在通过持续的攻坚,打赢蓝天保卫战。

2019年底之前,组织完成全市重点原油成品油码头油气回收改造工作,年售汽油量5000吨以上的加油站安装油气回收在线监控设备比例不少于70%。

加强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在国家级、省级等重点工业园区、重点港口、交通干道和污染传输通道,加密建设空气质量监测站点。鼓励各区在街道(乡镇)建设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力争8月底之前建成。青山、东西湖区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等推进区域挥发性有机物(VOCs)组分在线监测设施建设并与市生态环境局联网。

武汉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相关负责人称,按照目前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源的分布情况,下半年的防治工作主要有5个重点:

优化产业能源结构。严格控制上风向区域污染物新增量,加快推进煤炭消费总量削减,今年要比2017年削减325万吨,2020年压减至2400万吨以下。

加快重点行业提标改造。加快推进钢铁、焦化行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推进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脱硝提标改造。

强化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推进石化、焦化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改造,继续推进汽车制造、钢构、包装印刷、家具制造等行业有机废气污染治理。

推进移动源污染治理。开展重型柴油车尾气治理,加快淘汰老旧车辆;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快港口(码头)岸电设施建设,划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用区。

加强扬尘污染防治管控。全面对标国内先进城市,提升各类工地扬尘管控水平。加强突击检查和不文明曝光,督促工地落实文明施工措施。

(长江日报记者金涛 通讯员武旭业 杨海垚)


关闭
.

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官网手机端

今日头条

大督查提意见

产业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