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投资创业,在青山绿水红钢城中奔跑追梦


发布时间: 2019-03-29 09:18:00来源:长江日报字号:[ ]分享:

青山区聘请7位产业发展顾问

14名企业家受聘青山招商合伙人

春风送暖百花开,奔跑逐梦青山来。

28日上午,2019年青山区动能转换创新发展招商大会在青山区机关会议厅举行。现场签约武钢大数据产业园、中国匠谷·武汉国际科教城等24个重大项目,青山区招商引资实现首季“开门红”。会上,青山区聘请刘家海、吴开明、皮特·萨赫逊等7人为产业发展顾问(招才顾问),吴木之、徐海强、叶俊杰等14人为招商合伙人,发布产业与转型升级指导目录和招商项目信息及招商招才产业政策。

青山区委主要负责人作了题为《深化政企协同 共享青山愿景 在青山绿水红钢城中奔跑追梦》的主旨演讲,饱含深情地回顾了青山区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创业史,全面展示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青山区发展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全方位、立体化介绍了青山区广阔的产业发展前景、坚定的招商引资决心、优越的招商营商环境和全面的区位特色优势。

近年来,青山区坚持“请生态当总设计师”,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突破口,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统筹加速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空间重构、城区建设、人口发展,推动“一轴两区三城”战略实施,用生态的力量推进老工业基地高质量发展。

此次招商签约大会颁发一批产业发展顾问、签约一批产业项目、推出一批新产业政策、推介一批招商策划项目,旨在让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在青山激发潜力、共享愿景,推动青山打造具有全国示范性的长江大保护实践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制造业转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区、具有全国引领性的老工业基地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大会也是青山区推进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强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加快“三化”大武汉建设的重要举措。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青山区委区政府郑重承诺:围绕企业的发展,一定把承诺兑现好,凡是青山作出的承诺、签下的协议,坚决兑现、坚决落实;把政策落实好,用好用活政策,把最优的资源配置给最好的企业,让最好的企业得到最大的发展;把环境营造好,秉持亲商、安商、重商、富商理念,持续优化投资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把困难解决好,切实帮助企业家解决好医养健康、子女入学入托等实际困难,坚决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坚持“请生态当总设计师”,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近日,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文,批准武汉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城市,青山区长江北湖生态绿色发展示范区作为实施方案重点板块位列其中。

长江北湖生态绿色发展示范区选址于青山北湖绿城,北至长江,南至严西湖,东至八吉府大街,西至焦沙路,用地面积约35平方公里。总投资约32亿元的严西湖北岸水环境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等4个先行项目,受到国家发改委重点关注并给予专项资金支持。目前,已启动实施9平方公里长江湿地、长江森林、大地花海等生态修复、环境建设项目,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2.36平方公里长江示范林正在加速建设,着力打造武汉东部近郊山水林田湖草景观。 

据了解,实施方案初步提出老工业基地转型实验区、新旧动能转换创新区和长江保护绿色发展示范区三大战略定位。科学制定了水乡生态绿洲、生态科创基地、智慧宜居新城三大发展目标。拟打造工业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生态修复、产业转型升级和资源循环利用五大示范先行区。按照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思路,力争在3-5内再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自然景观和生态人文。

北湖示范区让绿色发展的理念在青山江滩综合整治、戴家湖公园生态修复的成功范本之后,再一次得到践行。2018年,青山区持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武汉市首家防洪科普公园——倒口湖公园建成开园,完成青山矶公园一期滑坡治理工程,启动戴家湖公园二期建设。新建绿道10公里。长江青山段跨界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功能区标准。青山区绿化覆盖率41.1%,稳居武汉市第一,2018年改善空气质量排名中心城区第一。

生态改善为区域新旧动能创新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当前,青山区正积极服务大企业转型升级,支持宝武武汉基地“去粗存精”、节能减排,打造“森林中的钢厂”。有序推动化工园区“限转缩”工作,建设“湿地里的化工区”。启动位于北湖基本生态控制线内44家企业的搬迁及关停并转。培育核心零部件、新材料、高端制造、大数据等先导产业集群,发挥科技创新在提升经济绿色化程度中的“乘数效应”。

实施“一轴两区三城”战略,注入区域发展新动能

青山区与化工区融合后,坐拥161平方公里区域面积和30公里长江岸线。面对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宝武战略重组等重大发展机遇,青山区科学制定实施“一轴两区三城”发展战略,形成一轴聚焦引领、两区创新发展、三城转型再造、若干亮点支撑的“一轴两区三城多点”产业空间格局。

“一轴”即依托长江主轴青山段,打造“和平大道-化工大道沿线长江发展轴”,串起青山创谷、青山滨江商务区核心区、清潭湖科技创新中心等各功能板块,形成功能互补、差异发展的亮点区片。融“生态轴、发展轴、文化轴、经济轴”于一体,既贯彻落实生态优先,又坚持绿色发展。

“两区”是宝武转型创新示范区和新材料产业园区,以钢铁及高端制造业、新材料产业为支撑,创新驱动引领青山区产能升级,建设工业倍增片区。宝武转型创新示范区以武钢厂区为主体,围绕“一厂三园”打造都市钢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新材料产业园区围绕乙烯炼化一体化核心,打造乙烯炼化一体化产业区、乙烯下游产业及化工新材料产业区、化工物流区。

“三城”为滨江红城、白玉蓝城、北湖绿城,打造服务业倍增片区,努力实现工业和服务业提质增量。滨江红城将充分发挥滨江优势,沿江依次打造红钢城商务居住区、两河生态文化区、工业港文化创意综合区。白玉蓝城定位为生态科技城,将充分发挥严西湖生态景观资源,打造严西湖生态休闲带。北湖绿城定位为水乡生态绿洲、生态科创基地、智慧宜居新城,将导入田园文旅、健康产业、绿色农业、环保治理等产业。

打造三大千亿产业集群,实现老工业基地高质量发展

在“一轴两区三城”发展战略指导下,青山区将打造钢铁新材料及高端制造、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三大千亿产业集群,实现老工业基地高质量发展。

钢铁新材料及高端制造。推动宝武转型创新示范区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和信息化服务发展,不断提升高端精品钢材比重,逐步向高附加值钢铁制品延伸。武钢有限实施质量变革,打造花园式工厂,武钢集团大力发展绿色城建、城市服务。依托461、471等优势企业,升级发展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燃气轮机等核心基础零部件。培育智能制造、人工智能、3D打印产业链。对接东湖高新区,承接光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关联和配套产业。

化工新材料。依托武石化、中韩石化原料基础,引导支持石化产品就地转化,提高精深加工水平,以先进高分子新材料产业为重点,培育电子信息功能材料、先进电池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等产业链条。以高端化、集成化、链群化、绿色化为方向,打造以石化产业为基础支撑、多条深加工产业链为主体、生态型新材料为特色的产业集群,实现产业层级跨越和格局再造提升。

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对接光谷生物城,在清潭湖区域打造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此次签约的华中区域干细胞全产业链健康产业基地项目,将成为华中地区高新生物科技产业转化中的引领和示范项目。



关闭
.

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官网手机端

今日头条

大督查提意见

产业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