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追梦路上 武汉江滩美丽蝶变


发布时间: 2019-04-30 09:32:36来源:长江日报字号:[ ]分享:

刚完成升级改造的汉口江滩三期,绿意融融、生机盎然   苗剑 摄

武汉江滩在面对面大走访中认真倾听民声

为方便游人出行,顶严寒融雪防冻

自成一景的观芦栈道


从空中俯瞰,这是一幅美轮美奂的画面——

长江两岸,两条狭长的城市绿带依托江水涌动的方向舒展、蜿蜒,犹如浩荡长江与繁华闹市之间展开的绿色画卷,生动灵气。

武汉江滩,一个辽阔、开放、优雅的绿色公共客厅,眼下正踏着时代前进的车轮,伴随着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最强音,一步一步实现她新一轮的美丽蝶变。

是建设者也是服务者:

主动融入长江主轴建设当好“责任监理”

每年11月,汉口江滩一大片的芦苇花吸引的不仅是游客,还有拍婚纱照的情侣及拍写真的人们。绵延6公里的芦苇荡每年都是秋季赏花“网红”点。今年,观芦栈道建成,市民江滩赏芦不再仰头探脑,朱红色的栈道本身也成为江滩一道靓丽风景。

围绕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规划优化武汉长江主轴”,积极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武汉江滩紧抓建设长江主轴江滩核心区的机遇,主动融入主轴建设。

配合长江主轴景观提升,一批生态工程、水环境美化工程加快落地。观芦栈道便是其中之一。

文化,城市之魂。凸显生态景观,亦要传承文化精髓。

根据《武汉江滩文化提升研究》方案,武汉江滩正不断丰富长江主轴江滩核心区的文化内涵,积极推进长江诗廊、万里茶道等项目建设。

汉口作为19世纪中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被称为“中俄万里茶道起点”。万里茶道是史上跨越陆地距离最长的洲际物流通道,所经线路也是今日“一带一路”重要组成部分,以茶为媒,带动了沿线1.3万公里200多个城市的崛起。

万里茶道文化园项目将以汉口江滩兰陵门为入口,仿万里茶道传统运输路线,在各运输节点放置群雕塑像,呈现万里茶道历史图景,表现汉口在万里茶道和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

目前,这一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雕塑铸造、现场基础施工和文字说明编译等工作正同步展开。

主动融入主轴建设,也积极当好长江主轴江滩景观道建设项目的监理员。市江滩办工作人员以“责任监理”的主人翁意识,风雨无阻出现在项目现场。

为随时掌握工程进度、发现项目存在的问题,市江滩办成立工作专班,热情配合业主单位和施工方,主动对接、提供现场信息,并为其提供会议室、水、电等。

“要事无巨细还要保证进度。”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当好协调员,专班每周都会召开工程协调会并撰写项目周报,围绕优化设计、强化监管、保证质量、加强文明施工管理等要求,督促业主、施工、设计等各方现场协调。“有问题立即解决,这样才能保证项目顺利推进。”

这个“五一”,作为长江主轴核心景观区,武汉江滩将迎来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伴随长江左右岸江滩观光道及景观综合提升工程的完工,武汉江滩将呈现更加开放、国际化的滨水公园形象。

是答卷人也是追梦人:

以“四心”服务赢得民心

市民熊女士在逛汉阳江滩时,不慎将金项链掉入园区的排水沟内。江滩工作人员知道这一情况后,立即打开沟盖并抽出部分污水,顶着烈日徒手在污水中摸索近1小时后找到项链。面对熊女士的不断感谢,工作人员笑着回应:小事。

在武汉江滩,类似“小事”还有许多。

“为市民游客做好服务是武汉江滩的初心。”市江滩办负责人称,江滩坚持“四心”服务,葆初心、比暖心、献诚心、贴真心。所有工作人员都立志给市民提供“保姆式的服务”。

为葆初心,武汉江滩打造集党员学习教育、党群工作指导、志愿服务联络、提供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筑牢志愿服务的硬堡垒。

近年来,党群服务中心不断开展以“为市民服务,让群众满意”为宗旨的服务竞赛活动,选树服务标兵,辐射带动江滩全员创新进取,担当作为,形成全员比、学、赶、超服务市民的热烈氛围。

“到现场去”“到群众身边去”,一直是江滩坚持问题导向、变被动受理为主动服务的法宝。

针对市民群众不同需求,武汉江滩每月会常态化开展贴近群众“面对面、听期盼”大走访活动。在“市民接待日”,咨询服务台还会摆放到江滩的人行入口,主动公布投诉电话、拓展投诉渠道,收集市民诉求。

2018年,三地江滩共举办大走访32次,设立“市民接待日”2次,共发放问卷1400余份,征求市民游客意见约652条。

其中,因为一份投诉,困扰汉阳区一位市民多时的噪音扰民问题得以解决。解困者为汉阳江滩工作人员蔡辉辉,在获知江滩附近有树枝粉碎厂存在噪音问题后,他主动上门倾听市民心愿,勘察市民居住环境。在与树枝粉碎厂多次沟通协商后,该厂同意错峰经营和阶段关停。

为强化“以评促改”作用,武汉江滩建立“日回访、周通报、月分析”评价反馈机制,让问题整改“跑上高速公路”。

武昌江滩接到群众建议后第一时间组织现场管理部门另开闸口并改造地面台阶,为残疾人出入打通“绿色通道”,收到群众感谢信。

以人民为中心,就能心为民所想,情为民所系。

老党员牟世远将总长41米、宽1.05米的十九大报告书法作品带到汉口江滩,平铺在石板地上让游客观看。江滩工作人员发现后,主动创造条件,为他在渡江博物馆6楼举办了十九大报告书法作品展,实现了一名老党员向党表初心的愿望。

温馨的便民之举不胜枚举:为方便“金牛冬泳队”,江滩主动提供了装备室和活动室;在健身区域,安装挂衣钩、配备医疗救护箱;举办地书大赛,给书法爱好者以挥笔空间;开展露天电影等文化惠民活动,充实市民精神文化生活……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武汉江滩以实干收获了市民的满意。

一年来,市民群众写感谢信、作打油诗、赠锦旗,对武汉江滩服务表示肯定和赞扬。江滩“双评议”工作经验和成绩也被《改革与党风》以“武汉江滩:以‘自评议’促‘双评议’”为题予以推介。

市江滩办负责人表示,追梦路上,武汉江滩将继续高标准做好环境提升工作,高质量抓好服务保障工作,以贴心服务、精致管理、辛勤劳动创造人民满意的江滩。

是破除者也是保护者:

落实“长江大保护”厚植生态底色

漫步武汉江滩,你会发现,这里的步道整洁有序,这里的绿植青翠挺拔,这里的人脸带笑意。

这是武汉江滩工作人员的微笑礼仪,即以这种方式提醒每一位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别忘记用微笑展现自己的风采,温暖游客的心。

“武汉江滩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市江滩办负责人希望,在整个武汉江滩,人人都能把微笑当作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就是一种崭新的城市表情,通过这种形象,让省市、全国乃至全球的人都看到武汉人灿烂的微笑。

文明,关于一座城市的梦想与追求。自建设以来,武汉江滩的工作守则一直是“一着不让保安全、一丝不苟做工作、一心一意优服务”。

2015年,武汉被评选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重点考察点位,武汉江滩曾先后7次迎接文明城市考核和复查的“国考”。

武汉江滩自我加压: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迎检工作标准,梳理了涉及江滩的工作要求,制定《武汉江滩文明城市建设实地考察点位最新测评标准》,召开专项工作会议部署传达文件精神,江滩各部门对照标准进行自查、整改、落实……

为查找管理盲区,江滩党员志愿者驻守党员服务亭,利用熟悉现场工作的优势,从游客视角发现江滩在秩序维护、环境保洁、文明游园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最终,武汉江滩在环境秩序、服务宣传、文明游园等方面得到检查组的认可,成为武汉文明风尚的践行者、倡导者和领跑者。

以文明托起城市梦想,武汉江滩在筑梦过程中,勇于成为克难攻坚的奋斗者。

防汛期间,江滩职工就是江滩一线冲不垮的堡垒。

2016年夏季,持续降雨造成长江武汉段水位创历史第二高。巨大考验面前,江滩职工带头奋战在防汛一线,急难险重任务抢着干,及时封堵闸口,开辟市民群众观江通道。

2018年冰冻天气,江滩职工奋斗一线,在初雪降落的15个小时内,完成三地江滩13万平方米主干道积雪清理,为市民开辟了赏雪平安道。

2019年元旦,汉口江滩跻身“全国十大热门跨年地”,面对如潮人流,江滩职工提前设置水马、提示牌,并在当晚不间断劝阻燃放烟火、孔明灯的市民。

敢于担当,向难而行。过去一年,武汉江滩圆满完成“斗鱼直播节”“长江婚恋节”“国际渡江节”、央视“唱响新时代”大型节目、军运会倒计时一周年晚会等各类大型活动的保障工作。

2018年“五一”期间,“斗鱼直播节”和“长江婚恋节”接踵而至,汉口江滩的游客量瞬间飙升至99.5万人次。

从活动前期设施设备维护、舞台搭建、电力保障,到活动期间园区保洁、疏导市民观众,至活动结束后拆除舞台、清理现场,武汉江滩全程参与,高质量的服务细致入微。活动方看在眼里,感动在心:“明年,我们还来。”

是攻坚者也是暖心人:

用文明呵护城市名片

作为城市亮点,武汉江滩承载无数武汉人的梦想与期待。“这是一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土,我希望它变得越来越好。”一位家住汉口江滩周边的老武汉这样说。

不负期待,武汉江滩强化“共抓长江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规矩意识和工作导向,厚植生态底色。

青山江滩,武汉的城市名片,市民的乐园。清晨,这里有锻炼健身的市民,傍晚,这里是饭后散步、观赏日落晚霞的好去处。

多年前,这里还是另外一副模样:高高在上的土堤阻碍了市民亲水的脚步,滩地上各种建筑杂乱无章。

要立必先破。“以人民的名义”将长江交给市民,首先要将滩地恢复。很快,围绕港东水厂水源地(青山江滩天兴洲大桥段)整治,一级保护区内3处独立公厕、2处非独立公厕被拆除;保护区内水处理设施被拆除;2处管理用房内空调、电脑等所有与供水、水源保护无关的设施被拆卸转运;儿童游乐场的设施被搬迁。

水源地环境安全隐患被清除,滩地恢复如初。

守好生态保护红线就要动真格。一年来,武汉江滩用一组数据表明决心:高标准完成河湖长一号令,搬迁汽渡停车场、民工房和垃圾转运站,清理三艘废弃渔船以及冬泳队私自搭建的违法建筑,累计清理建筑垃圾和杂物2000平方米,疏通排水管网3000余米,污水井12处;抓住环保督查契机,对堤角水厂水源地保护区内汉口三期高尔夫练习场、港东水厂水源地(青山江滩天兴洲大桥段)进行整改,配合拆除与水源保护无关的设施,恢复生态功能;保护水生态环境,及时组织清理江中水葫芦约12吨,展现岸美滩净的长江主轴核心区形象,在“爱卫”检查中获省级卫生单位称号。

在武汉江滩,对待脏乱差的零容忍和对绿色生态的呵护,形成鲜明对比。

如今,江滩绿化面积高达164万平方米,植物品种为156种。以绵延6公里芦花为代表的生态景观,成为武汉水生态治理成效的有力见证。

2018年12月16日,“芦花飞雪诗意浓——武汉江滩芦花诗会暨第十届芦花节”在汉口江滩观芦栈桥上举办。2个月时间,来自全国各地逾2000首诗歌作品纷至沓来。汉口江滩芦花的魅力延伸至全国。

为了守住绿色,市江滩办立足实际,开展“爱在江滩·我是党员我服务”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党员干部带领志愿者围绕江滩治理,组织志愿者开展清扫保洁和排污口巡查等“护江”、清理脏乱和绿化美化等“护绿”、游园引导和秩序维护等行动。

去年,武汉江滩“绿意盎然”的生态环境成功吸引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主流媒体关注。2018年8月,《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团在江滩进行采访时,《新华视点》中一位来自长沙的女游客这样评价:“我觉得这儿特别干净舒服,花草景观也赏心悦目,有种亲近大自然的欣喜!”

“长江大保护,永远在路上。”市江滩办负责人称,武汉江滩未来的发展,仍将是帮助市民群众收获更多生态福利,找回更多青滩绿水,记住更多美丽乡愁。

撰文:黄师师 向丽华 邓安琪   供图:市江滩办(除署名外)


关闭
.

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官网手机端

今日头条

大督查提意见

产业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