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能让企业“从0到1”
发布时间: 2019-05-29 09:55:26来源:长江日报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
28日上午,“优化城市营商环境对话会”在新长江传媒大厦举行
众多媒体聚焦此次对话会,进行现场直播
各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上线回答网友的提问
长江日报讯(记者汪甦 通讯员代晓薇)28日上午,多位在汉世界500强企业“当家人”聚集一堂,做客“优化城市营商环境对话会”,谈感受,提建议。
此次“优化城市营商环境对话会”由武汉市委统战部、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工商联联合主办,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武汉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承办。
“我相信众多本土创业者都亲眼见证了武汉互联网产业环境‘从0到1’的巨大变化。”腾讯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雪莱介绍说,“不到10年,腾讯在武汉的投资从2亿元增加到6亿元,百人团队创造20亿元产值。”湖北互联网不仅本土成长出像‘斗鱼’这样一批优秀企业,而且通过“双百计划”“校友会招商引资”不断促进营商环境改善,更是引入腾讯、百度、阿里、华为、联想、小米、滴滴、小红书等大批优秀企业入驻。武汉光谷“第二总部”运作如火如荼,现在正依托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全力打造“在线教育新高地”。
“作为外资企业,我们在世界100多个国家投资。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我们感觉,‘三化大武汉’越来越国际范,对外吸引力不断增强。”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中国区副董事长、中南区COO(首席运营官)魏启响说,“武汉的诚意吸引了人才和企业纷至沓来。近两年来,武汉强力推进‘放管服’改革,为打造全国审批服务最优和营商环境最好城市打下基础。谈一个切身实例,为配合武汉光谷地铁配套建设,武汉正大集团2017年落户阳逻,并于2018年1月17日正式搬迁,创造了‘新洲速度’(当年动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当年纳税)。”
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曹炜表示,武汉为民营企业发展带来历史良机。他以九州通为例,汉阳区推出的“十大强力举措”以及“大企业直通车”给公司和员工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增值税税率连续下调,税率由17%下调至16%,今年4月1日又从16%下调至13%。对企业来说,这是享受到的最直接红利”。
风脉能源(武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毅则向武汉“表白”:“我很庆幸选择回到家乡武汉。武汉是初创企业的‘避风港’和‘缓冲带’。”回国之初,从未有过国内工作经验的他,面对能源电力行业各种壁垒,业务开展得不太顺利。这个阶段的初创企业其实是一直游走在生死线边缘的。东湖高新区为初创科技型企业提供的人才、资本、科技等配套政策,为他这样的一个海归创业“菜鸟”,在创业初期遇到风浪后提供了一个“缓冲的避风港”。
本版摄影: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现场互动
职能部门解答企业家关心问题
企业开办压缩至3个工作日
“优化城市营商环境对话会”结束后进入现场提问环节,各位企业家向政府职能部门提出了诸多关心的问题,各部门负责人一一解答。
有企业家问:“请问武汉如何进一步提高电子政务的服务效率?”
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大数据电子政务处相关负责人回应,本轮机构改革中,成立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就是为了更好地为群众和企业解决“难点”“痛点”。今年,将积极推进“四办”改革,在“三办”基础上增加“就近办”改革,加紧完善网上政务平台功能,协调打通省、市更多办事系统。今年,市级事项网办率要达到90%以上,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终端要向基层延伸。
同时,今年要实现“3450”目标:企业开办压缩至3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压缩至4个工作日,工业项目施工许可压缩至50个工作日。
另有企业家问:“外企高管在汉购房和安排子女上学方面有哪些政策规定?”
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一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制定出台《关于建立完善人才工作体系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引进战略科技人才、产业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等各类优秀人才。其中,产业领军人才包括在汉投资、经营的外地户籍企业高管。
另外,将全市现有人才计划和政策优化调整为“武汉黄鹤英才计划”,并明确了有关政策和待遇。比如,外地户籍企业高管如被授予“武汉黄鹤英才”(产业领军人才)称号,可享受个人奖励、发展激励、股权投资和生活服务等政策支持,包括协调安排子女就近入学、在汉购买首套住房不受户籍限制等优惠政策。
还有企业家问:“武汉如何解决互联网企业‘融资难’?”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科技型企业“多权益资产”的特点,大力推广权益类资产质押融资新模式。目前,武汉市知识产权抵押贷款已发放50多亿元。同时,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建立财政风险分担机制和贷款贴息机制。
(长江日报记者汪甦 通讯员代晓薇)
上一篇: 21台氢能公交上线运营
下一篇: 武汉国际经贸合作气场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