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稻谷出米榨油还能生产轮胎
发布时间: 2019-08-26 09:16:45来源:长江日报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
武汉裕大华公司的智能化生产线,万锭纱生产线仅需15名工人
长江日报记者贺亮 摄
今年以来,益海嘉里武汉工厂、友芝友、良品铺子等企业纷纷立项新的投资项目,或新建智能化工厂,或对已有的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升级,一批10亿元级项目频频出现。
近期,长江日报与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联合发起寻找“武汉智能车间”,相继走进博世华域、华域视觉、延锋安道、裕大华等企业,看到智能化生产线改造正在悄然改变“武汉制造”,带来更高的品质、更低的成本、更精益的管理,全面助力“武汉制造”迈向高质量发展。
智能化工厂改造最高奖励2200万元
今年6月以来,武汉市政府3次发文提及“智能化改造”:对工业企业进行智能化工厂改造,最高给予政策奖励2200万元,同时培育武汉的智能化改造机构做大、做强,为武汉20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提供服务,计划在3年内诊断咨询服务要实现全覆盖,武汉力争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走在全国前列。
智能化改造是武汉市今年启动的“第一产业政策”,近期在企业界引起高度关注。联想智能物联网有关负责人郭治廷评价:“相对于国内其他城市而言,武汉的政策力度大,起步较早,并且是让专业的服务机构平台来发挥引导作用,政策落地更有操作性。正因如此,联想集团也将全国的资源向武汉汇集。”
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市政府近期多次发文,将智能化改造作为“第一产业政策”。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发展需求,为长远的发展做战略规划,抢抓城市机遇,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中走在前列。
“武汉制造”的高质量发展来自每家企业发展的高质量,制造业是武汉的强市之基。政府部门已搭建“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平台”,免费为企业提供诊断咨询服务。企业关于智能化改造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向该平台免费咨询。
10亿元级项目引领“武汉制造”提质升级
连日来,长江日报记者走访多家制造业企业,发现当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对智能化改造的意愿强烈,特别是轻工消费品行业。多位企业负责人一致认为,后端的工厂智能化改造,是应对前端市场快速变化的重要保障;没有后端高效的制造能力,前端的市场开拓难有竞争力。
今年,武汉频现多个10亿元级智能化改造项目,引领“武汉制造”提质升级。
益海嘉里将在武汉新建工厂,引进全国领先的智能化生产线,总投资额超过10亿元。据介绍,益海嘉里还将把全国稻米深加工示范项目引入到武汉,稻谷出米,米糠出油,出油后的生物质将作为燃料提供蒸汽,燃烧的灰可作为轮胎的添加剂,从而把一粒稻谷在智能化工厂里“吃干榨净”。
华润啤酒在汉新建的智能化工厂总投资额超过15亿元。目前,这座年产百万吨啤酒的智能化工厂已经投产,成为华中地区产量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啤酒厂。
友芝友看好华中地区的市场增长潜力和武汉的区域核心优势,当前正在全球考察智能化工厂生产线,计划在汉新投资10亿元打造智能化工厂,同时把智能化工厂做成旅游项目,对标全球领先的工艺生产流程,打造业界标杆工厂。
改造决定未来市场话语权
“谁能解决小龙虾剥壳难题?出再多的钱,我们公司采购。”近日,在武汉市食品企业智能化改造会议上,武汉知名食品加工企业梁子湖水产集团总经理汪胜书“求贤”。
武汉明匠公司是我国智能化改造服务提供商上汽集团旗下的公司。当日,该公司副总经理陈方棣当场“接单”:“在智能化改造领域,我们公司有着多年的技术积累,也涉足过水产品智能化加工生产线研发。企业的改造需求就是我们服务商的市场机遇。”
一个月来,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分行业组织了多场智能化改造座谈会,周黑鸭、良品铺子、仟吉、华润雪花啤酒、蒙牛武汉工厂、友芝友、黄鹤楼酒、梁子湖水产、益海嘉里、大汉口热干面等一批武汉食品界领军企业悉数参加。
“谁能在智能化改造中走在前面,谁就拥有更大的市场话语权。”参会的企业“一把手”在会上畅所欲言。
投资额巨大离不开金融机构支持
新零售成为食品轻工行业的趋势。近年来,仟吉、周黑鸭、良品铺子、大汉口热干面、金汇泉等企业都在布局新零售。
目前,仟吉已在武昌开设一家无人面包店;大汉口热干面已经推出热干面自动售卖机,扫码就能出一碗拌好的热干面;良品铺子的分拣物流、门店管理的信息化,一直是业界标杆。
让热干面实现智能化制造是大汉口热干面的愿景,该公司这些年来也投入了大量研发经费。大汉口热干面总经理刘晓婷坦言:“做热干面,‘大汉口’是师傅。但是,在智能化改造的路上,我们是学生。希望少走点弯路,少交些学费。”
目前,金汇泉新投资5000万元建设的厂房即将封顶。“好的生产线是产品品质和效率的保证。”金汇泉董事长彭巧兰说,“我们想把酸梅汤做成全球性饮品,成为中国的可口可乐。要实现这个梦想,必然离不开企业的智能化改造。”
“当前制造业的利润率非常低,仅靠生产结余来推动大规模技术改造,不太现实。”彭巧兰说出了很多企业家的困惑,“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往往相当于新建一座工厂,投资额巨大。这背后必定也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
长江日报记者贺亮 实习生彭沐涵 通讯员武经宣
记者手记gt;gt;gt;
慢不起的智能化改造
在智能化改造方面,武汉“不能等,也等不起”。
作为工业重镇,武汉的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较大,新兴产业虽然发展速度快,但是占比依然较低。
去年底,武汉就在酝酿大规模推动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要不要等文件下来再做?年初,智能化改造政策尚在酝酿中,但在市政府指导下,有关部门已经着手做相关准备,征集企业意见,寻找顶级智能化改造服务机构,着手搭建服务平台。
新兴产业要加速发展,传统产业更是需要注入新的技术。或许,对于武汉而言,传统产业的升级比引进和培育新兴产业更加重要。
“方向对了,就一头扎进去做”。今年4月,经过招标入围,格创东智、联想智能、武汉明匠、上海宝信、华工赛百5家全国知名智能化改造服务机构成为首批平台的服务商,确定了158家工业企业作为首批试点,服务机构免费上门为企业提供诊断咨询服务,企业满意后,政府付费。
对“智能化改造”迫不及待的不仅仅是武汉。深圳、上海、南京、温州、嘉兴……全国诸多城市相继出台智能化改造政策,掀起一股热潮。
如今,武汉在智能化改造的赛道上更是“慢不起”,需要企业、政府、服务机构等诸多环节形成共识。智能化对于武汉工业来说是未来,但是“如何去改”是每家企业不得不去逾越的难关。
“武汉制造”要从大到强、从快到优,智能化改造是必由之路,也是制造业企业必须逾越的坎。
(长江日报记者贺亮)
上一篇: 一大批学校幼儿园9月“上新”了
下一篇: 左岸淑女 右岸侠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