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二,8个项目成为国家新型信息消费示范
助力数字经济 武汉信息消费显现强劲增长态势
发布时间: 2020-09-07 09:25:30来源:长江日报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
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武汉信息消费显现强劲增长态势。
疫情期间,很多居民是在家中穿着睡衣从冬天走到了春天。疫情给经济社会带来了重大影响,特别是纺织服装企业,销量下降,订单锐减。近日,武汉爱帝针纺实业有限公司却透露,自3月下旬就陆续开始复工复产,4月初产能已恢复80%,5月生产经营基本全面恢复。“爱帝”的成功突围得益于近年来打造的云上新型信息消费模式“3I”智慧全渠道营销平台,今年为应对疫情,该平台迅速将线下商业实体搬到“云”上,创新了有奖分享、限时秒杀、网红直播等营销方式,通过“云突围”,“爱帝”实现线上销售的快速增长。
近期,国家工信部2020年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遴选结果公示结束,在全国入选的100个项目中,武汉企业有8个,数量仅次于北京的9个(不包括在京央企推荐项目)。武汉入选的8个项目聚焦在疫情防控、大健康、纺织服装、区块链等领域,既有纺织服装、中医药等传统产业以信息消费为导向,加速转型升级;也有新兴科技企业以新技术、新业态,迅速赢得信息消费市场,快速崛起。爱帝针纺把消费者需求作为核心,用信息技术打通消费、生产、设计环节,疫情中,逆势突围,成效显著;初心科技的毫秒级响应多人同时在线编辑文档,以核心技术赢得消费者,目前有着3600万的用户,在疫情期间,石墨文档免费向中小企业开放。
武汉信息消费强劲增长态势显现。近年来,武汉常年位居中国城市消费能力前十强,钟爱“买买买”的武汉市民,在线上消费更是舍得花钱,这也让武汉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的必争之地。与此同时,武汉信息消费供给能力也在提升,信息技术相关产业发展持续领跑,斗鱼、盛天网络等武汉领军企业扎堆在信息消费领域,周黑鸭、良品铺子等近年来的上市公司也高度聚焦信息消费。
■ 云上需求强劲,供给加速上云
武汉新型信息消费业态迅猛发展
随着信息消费业态快速发展,如今,武汉市民李梦坐在家里就可以实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作为“华中首个新零售之城”的武汉,一部手机让她早已没有了带钱包的习惯,随时随地的线上购物也给她带来便利。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出了新的业态,极大地扩充了消费的场景,有网的地方就是“商超”,线上与线下的消费场景加速融合,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也极大扩充产品的消费群,城里的产品更加方便地进村,村里的产品也更容易进城,信息消费的快速发展,也带来社会消费理念的变革。
信息消费的“云上”强劲需求,也催生了武汉产业供给的加速“上云”。湖北电鹰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智能无人喷洒车”项目入选今年的国家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湖北电鹰总经理蔡晓东说,几个月前,该公司生产的智能喷洒车就通过网上营销,成批量销往东南亚国家。线上发力,公司业绩得到了较大增长,截至7月31日,该公司主营业务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30%,团队也随之扩张了25%。
根据国家发展规划,今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将达6万亿元,年均增长11%以上。信息消费被视为当前创新最活跃、增长最迅猛、辐射最广泛的经济领域之一。
早在3年前,国务院就出台政策支持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并将信息消费作为释放内需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武汉市有3个项目入选国家新型信息消费示范榜单,今年新增8个国家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总量上实现大幅增长。
今年5月,湖北省政府印发《提振消费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若干措施》(简称“消费30条”),其中明确:湖北创建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积极筹划举办信息消费节、信息消费城市行、信息消费体验周等活动,营造数字消费氛围。省、市、县每年安排2亿元资金,连续3年对新建5G宏基站给予补贴。
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感谢国家工信部、省经信厅对武汉信息消费的大力支持,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之下,光电子信息产业早已是武汉的第二大产业,并且信息技术正在与武汉的汽车、钢铁、纺织等产业加速深度融合,成为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就全国来说,以“光芯屏端网云智”为核心的武汉新型信息消费产业集群效应已经显现,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供需两端发力,国家工信部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遴选既是为了提升信息消费供给能力,也是为了加快释放内需潜力。2020年的《国家工信部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遴选实施方案》中指出,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信息消费重点领域,面向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着眼消费、着力供给、着重创新,遴选一批发展前景好、带动作用大、示范效应强的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
通过示范项目的遴选和推广,推动提升信息消费供给水平,扩大信息消费覆盖面,培育可复制、推广的信息消费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挖掘信息消费潜力,推动信息消费扩大和升级。
■ 正当其时
武汉发力信息消费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目前,武汉初心科技已完成B+轮融资,企业用户数51万,总用户数3600万;合作伙伴近500家,是一家在汉成立近6年的企业,开发的石墨文档和表格现如今月PV超过3.6亿,超过1000亿文字已编写于石墨文档和表格。疫情期间,初心科技为多个志愿者组织提供产品及技术支持,并免费开放企业高级版的所有功能供社会公益组织使用。
武汉新型信息消费产业不断优化供给结构,以满足市场对信息消费的需求,催生了一批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企业,近年来,武汉传统产业也正在加速布局新型消费产业,马应龙、爱帝、武钢有限等众多企业在汉掀起“上网腾云”浪潮。
有学界人士认为,信息消费属于信息经济范畴,是以信息产品或服务作为消费对象的经济活动,它与数字经济一脉相承,是数字经济的催化中介。
信息消费作为数字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在这条新赛道上不但产业基础雄厚,而且发展态势迅猛,成为武汉赢得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
从城市发展轨迹来看,武汉在过去的10年里,国际化大都市的面貌已然形成,这一点在国际国内发布的城市竞争力榜单中得到印证,去年中国社科院与经济日报社共同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7次报告》中,武汉排名全国第八位;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与联合国人居署发布的2018-2019中国内地城市排行榜中,武汉排名前五;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的《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武汉在全国15个新一线城市中排名第4位。过去的5年里,武汉的经济发展指标也稳居全国前10位。
过去的10年里,东湖高新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临空港经开区三大产业重镇经济迅速扩容,经济总量不断提升,成为武汉经济的“三驾马车”,青山、洪山、汉阳三个跨三环区及黄陂、江夏、蔡甸、新洲四个新城区,工业产业集群显现,城区面积不断增加。
从汽车、钢铁、食品纺织等有形产业的提档升级到大数据、区块链、5G、云网等无形的数字经济,武汉聚能发力,正当其时。2019年,武汉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增长12.3%,高于全市规上工业7.9个百分点,成为武汉经济的“顶梁柱”之一,同时属于现代服务业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22.7%,成为全市产业的“领头羊”。
当前,武汉正在谋划新型信息消费提升系列政策举措,计划到明年底,深度拓展信息产品边界,显著信息服务能力,力争全市信息技术产业相关产业规模超过7000亿元,基本实现第5代移动通信(5G)网络信号市域全覆盖,武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核心地位进一步提升,网络基础设施各项指标达到全国一流,中部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