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通关新模式物流省时省钱
武汉出口货物到上海中转无需转关
发布时间: 2023-11-14 09:16:24来源:长江日报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
武汉新港海关关员对“联动接卸”模式出口货物进行现场监管。
通讯员姜园 摄
长江日报讯(记者汪文汉 通讯员杨文涛 姜园)11月8日,在武汉新港海关监管下,“集海之俊”号货轮装载的一批4.5吨、货值20.85万元的出口家用电器从武汉阳逻港顺利发往上海洋山港,随后将经洋山港出口海外。这是阳逻港—洋山港通过“联动接卸”模式承运的首批货物。
“联动接卸”是将其他长江支线港口作为上海洋山港的接卸地,实施“联动接卸、视同一港”的整体监管,充分发挥水路运输优势,大幅压缩物流成本。武汉海关与上海海关密切协作,携手推进“联动接卸”模式,将阳逻港作为洋山港的货物接卸地的延伸,实现了进出口货物在洋山港和阳逻港之间“点对点”的一站式流转,有效解决了以往湖北省一体化通关的进出口货物无法在洋山港直接靠泊装卸的问题。据武汉海关口岸监管处工作人员介绍,武汉关区是全国第四个与上海洋山港采取“联动接卸”模式的关区,与其他长江沿线口岸相比,阳逻港口岸的国际贸易物流便利性进一步凸显。
“该模式省去了转关申报和洋山港区倒箱等环节,物流时间可缩短约2天。与陆路运输相比,每集装箱货物可节省物流成本三到四千元,是企业实实在在受益的改革创新举措。”上港集团长江物流湖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澍表示。
武汉新港海关副关长倪澜涛介绍,过去武汉周边地区采用全国通关一体化申报的进出口货物,多选择以成本较高的陆路运输方式。今年来,在武汉海关与上海海关、港口部门等多方协调下,阳逻港—洋山港“联动接卸”模式成功落地,海关对两港视同一港整体监管,将洋山港接卸功能前移近千公里,实现了一体化通关货物自阳逻港直抵洋山港,被海关布控查验的进出口货物不再需要拖离洋山岛,而是直接在岛上实施查验,既提高了通关效率,又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
据了解,原来从武汉出口海外的货物如果通过洋山港中转,需办理转关手续,“联动接卸”模式落地后,货物在武汉报关,到上海后不再需要办理转关手续。
为了支持“联动接卸”模式顺利落地,武汉海关组织港口、进出口企业、船舶代理企业、报关企业等举办推介会,积极宣传“联动接卸”的特点和优势,介绍业务流程与监管要求,目前已有多家企业表示想要尝试采取该模式开展一体化通关业务。随着“联动接卸”模式的逐步推广,将吸引更多武汉及周边地区外贸企业“弃陆转水”,进一步巩固阳逻港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核心港地位,助力黄金水道不断释放“黄金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