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建成支点·发改担当】| 2025年上半年武汉市经济运行 稳中向好 进中提质
发布时间: 2025-08-18 10:07:05来源: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
2025年上半年武汉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进中提质

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进中提质,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和增强。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592.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规模、增速均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5位。
“三稳”夯实经济大盘

项目投资稳中提质。深入开展“投资提质年”活动,滚动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118个、十亿元以上项目1069个、百亿元以上项目91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4。小米智能家电工厂签约3个月开工、开工2个月封顶,跑出新的“投资加速度”。海康威视武汉智慧产业园(二期)、小鹏汽车武汉智能网联汽车智造基地等科技创新及现代产业项目加速推进。发布《2025年武汉市第一批面向民间资本投资项目清单》,向社会推介项目61个、总投资1383.6亿元,拟引入民间资本投资额396.2亿元,罗家咀再生水厂、武汉经开区公共停车设施等一批PPP新机制项目稳妥实施。

服务业稳步向好。建立“八个一”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式推进机制,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聚焦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成立武汉开源创新联盟,启动建设工业软件生态共性平台,举办软件创新发展大会,24个重点项目累计签约超45亿,启用小米科技园二期、金山集团武汉总部等软件园区。会展业释放强劲活力,成立全国首个商文旅展联合体,成功引进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等9个国际性展会,武汉市国际交流中心、世界大健康(湖北)会展有限公司2家企业成功获得ICCA(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认证。武汉持续位列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知音号”入选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建设全国最佳实践案例,江汉路步行街、吉庆民俗街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农业生产总体稳定。全面落实“一号文件”要求,聚力打造超大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样板,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6.09亿元,同比增长4.1%。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推进全国种业首个大科学装置(神农设施)建设,培育“中油杂501”等优质品种并入选国家推广目录,为现代种业注入“芯”动力。禾元生物“稻米造血”项目入选“2024新质生产力年度案例”。建成湖北省面积最大、智能化最高的森岛帆高智能温室,全面助力生产方式升级。打造一批高品质的农业“金字招牌”,成功举办“江城百臻”农产品推介暨洪山菜薹、蔡甸莲藕产销对接会,16家品牌目录企业与各地渠道商现场签约采购金额达2.6亿元。
“三新”凸显发展活力

产业转型焕发新动能。新质生产力拔节生长,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4.6%。首批10家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产出全球首款SC频段手机直连卫星相控阵天线、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等一批重大成果。华中数控、中信通移动通信、中科泰菲斯等3家数字经济企业入选未来产业领军企业。传统行业稳住基本盘,汉产汽车在市场内卷中站稳脚跟,汽车产业加速向“新”。上半年,武汉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6.8万辆,同比增长152%,岚图汽车累计销量同比增长85%,已连续4个月销量破万,猛士M817预售1小时接获订单近万辆。

消费市场释放新活力。实施消费提振升级行动,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279.97亿元,同比增长7.3%。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带动家具类、家用电器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19.8%、40.5%、27.4%。新业态增长态势良好,樱花IP、小龙虾文化IP再度出圈,“蒜鸟”卖爆全国。悦己经济持续繁荣,珠宝、化妆品增速达19.2%、14.5%。商业载体优化升级,光谷京东MALL等商业地标开业,新启动59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新开品牌连锁便利店超200家。

外贸开放成为新亮点。国内率先出台“稳外贸15条”政策措施,帮助企业稳订单、降成本、强韧性,上半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2.3%。开放能级不断提升,入选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成为全国第二个集齐“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天河机场第三跑道投用,成为中部首个拥有机场三跑道的城市。中欧班列(武汉)实现阳逻港第二始发站首发,上半年发运545列,同比增长8.74%。外贸“朋友圈”持续扩大,组织4个“抱团出海”团组,抓紧窗口期出访拓展市场。成立香港经贸合作处,举办世界500强对话湖北、进博会走进湖北、外商投资企业联谊会等嵌入式招商活动6场。
“三好”彰显积极势头

房地产回暖的态势好。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抓好“汉九条”等政策落实,开展购房节等活动,推出16个“好房子”项目,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6.1%,去化周期保持在12个月健康水平。城市更新提质增效,武昌区小刘家湾片区、江岸区西马片、硚口区皮子街等3个项目,推动存量更新提质,打造新型完整社区,向“造服务卖服务”转型。土地市场成交触底反弹,上半年武汉涉宅用地成交28宗,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9宗,总建筑面积219.44万平方米,较去年翻了一倍,江岸区新兴街地块竞价106轮,溢价率达54.36%,创下武汉市住宅成交楼面价历史记录第二名。

市场信心复苏的趋势好。市场主体蓬勃生长,全市民营企业总量达115.9万家,上半年新增市场主体18.2万家,净增幅13%,位列副省级城市第一。9家企业上榜2025年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50,位列全国第四。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发布实施科技金融“20条”,武汉市被纳入债券市场“科技板”重点支持的10个地区,武创投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湖北省股权投资机构首单科技创新债券,票面利率低至1.8%,创下全国股权投资机构科技创新债券最低记录。

社会民生发展的底色好。民生商品价格总体平稳,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4%。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推进市政府储备粮库经开、江北项目建成收粮。迎峰度夏有力有效,新增电网容量377万千伏安,有力保障高温高负荷期间武汉电网平稳有序运行。强化“一老一小”保障,《武汉市养老服务条例》正式发布,市级托育综合服务大楼封顶。就业形势稳中向好,深入推进“学子聚汉”工程,举办“就在武汉”校园招聘活动99场,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16.2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