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7-08-14 12:02:00来源: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
(1996年3月7日武汉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本《纲要》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和湖北省委六届四次全会的精神为指导,依据《中共武汉市委关于制定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
第一部分 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
从现在起到2010年,是武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我市具有加快发展的良好基础,面临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也存在不容忽视的困难和严峻挑战。
一、“八五”奠定的良好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全市人民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指引下,团结奋斗,积极开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八五”时期,全市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国民经济开始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国民经济加快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中心城市综合功能明显提高,城市面貌明显改观。“八五”时期是我市历次五年计划中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199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607亿元(90年不变价为379亿元),按可比价格为1980年的4.2倍,提前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年均经济增长率15.9%,高于全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财政收入(全口径)1995年达到59.6亿元,年均增长15.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757.2亿元,为80年代10年累计投资的3.1倍。武钢“双七百”工程、30万辆轿车总装厂一期工程、光纤光缆、光电端机、移动通信设备、生物制品等工业改造、建设项目基本完成,以钢铁、汽车、机械、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工业发展格局日趋明晰。武汉机场、长江二桥、阳逻电厂一期工程、府河公路桥、金家墩客运站、程控电话扩容升位、市区堤防达标、城市内环线、电网改造以及其他一批城市市政工程建成投入使用,较大幅度提高了城市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建设了一批大型农田水利设施和重要副食品生产基地,粮、棉、油和蔬菜、水产品等农副产品生产稳定增长。商品流通、金融保险、交通通信业进一步壮大,房地产业迅速兴起,全市第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1990年的32.4%上升到41.5%。
详情请下载:
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