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9-08-21 17:25:00来源: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
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市场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充电基础设施作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重要基础,为新能源汽车提供配套能源保障,在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武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市发改委等部门的管理推进下,武汉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一、武汉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情况
截止到2018年12月底,武汉市累计建成集中式充电站已建成389座,充电桩103148个(其中建成充电桩36710个,完全具备接入安装条件桩位66438个)。超前完成《武汉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工作实施方案(2017-2020年)》15000个的推广总量。车桩比从2016年的4.76:1提高至1.33:1,充电桩建设速度基本跟上了车辆增长速度。可满足近2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EVCIPA)2019年2月数据统计,湖北省(主要是武汉市)公共充电桩数量已位居全国前十,其中公共充电桩占比达76.7%。充电桩充电总量超过北上广深,位居全国第五。
二、武汉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补贴政策
武汉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办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我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6月,市发改委印发《市发展改革委关于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费有关问题的通知》(武发改价格〔2015〕240号),规定我市充电服务费实行政府指导价,按充电电度收取费用,上限标准暂定为每千瓦时0.95元。2017年3月,市发改委会同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联合出台《武汉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补贴实施方案》,对我市建成投运符合条件的充电设施发放财政补贴。截止2018年底,已根据政策发放补贴资金7823.11万元。目前,2018年第2批充电桩申报财政资金审核工作正在进行中。
2019年3月26日,国家四部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19〕138号)文件,要求地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由支持购车转变为支持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市相关部门正研究我市新能源汽车地方财政补贴政策调整事宜,下一步将重点在充电(加氢)基础设施“短板”建设和配套运营服务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三、武汉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体系
2018年8月,市政府成立武汉市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指挥部,从相关责任单位抽调专人集中办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指挥部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市指挥部按照“建机制,明任务,定标准,抓统筹,严督办,重考核”的方式,统筹协调各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部门责任单位完成年度建设目标任务。
2019年2月,根据周先旺市长指示精神、《武汉市停车场及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工作方案》以及2019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有关要求,全市充电桩建设任务已经分解至各区、各市直部门责任单位。同时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专项目标考核,促进指标任务的全面完成。2019年各区(管委会)预计新建充电桩10万个(包括完全具备接入安装条件的桩位)、集中式充电站200个。各市直部门责任单位预计新建充电桩3500个。各区(管委会)已分解指标任务至辖区街道,形成了市、区、街道一体化的充电基础建设体系。
四、居民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2016年,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3号)要求,切实解决当前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难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加快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发改能源〔2016〕1611号),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建或改扩建住宅配建、老旧小区设施改造工作有机结合,从电力规划、财政支持、小区开发商/物业/业委会责权利等多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为加强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下一步,武汉市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将进入保速提质新阶段。我市将按照“保速提质”的工作思路,紧盯工作目标,狠抓建设质量。着力政府引导与监督,重点在充电设施布局、充电设施供电保障、充电网络互联互通能力、充电设施产品质量、充电运营安全管理等方面把好关,建出“武汉质量”,站稳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