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办理

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2019024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19-08-21 15:07:00来源: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字号:[ ]分享:

一、关于“融合资源,设立武汉大临空经济区”的意见

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临空经济区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进武汉临空经济区建设。2013年,省人民政府成立了汉孝临空经济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省发改委、武汉市政府、孝感市政府、湖北机场集团等均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改委。2016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武汉临空经济区建设的若干意见》。2008年,武汉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印发武汉临空经济区总体发展规划的通知》。2015年,武汉市成立了临空经济区办公室,负责研究制订武汉临空经济区发展战略、发展规划、空间布局规划和相关配套政策,并协调组织实施。

整合武汉孝感两市三区、设立武汉大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对于推进武汉临空经济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由于涉及跨行政区划调整,需要省政府向国务院请示并争取支持。下一步,我们将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安排,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加快推进武汉临空经济区建设,为设立武汉大临空经济区奠定良好基础,并适时联合孝感市向省政府报送相关请示。

二、关于“制定总体规划,明确发展定位,打造合理产业布局”的意见

今年,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省发改委启动了武汉临空经济区相关总体规划研究编制工作,提出要构建航空运输、现代物流、航空制造、航空保障四大“强核产业”,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四大“强带产业”,生鲜供应链服务、轻奢时尚消费、数字贸易三大“强商产业”,文化旅游、教育培训、会议会展、金融服务四大“强城产业”。武汉市发改委、东西湖区、黄陂区多次参加座谈并对临空经济区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目前,《武汉城市圈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2019-2035年)》正在修改完善中。

在新一轮《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对临空经济区有明确定位。空间结构方面,提出构建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格局;功能布局方面,提出重点发展临空商务、制造、物流、休闲娱乐等功能,其中武汉市以商务、物流、休闲娱乐为主,孝感市以制造、物流为主。

三、关于“加快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的意见

目前天河机场三期工程全面完成,T3航站楼、二跑道、交通中心、地铁、城铁等重大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截止2018年底,我市货运航点通达国内外14个城市, 2019年计划开通越南河内货运航线,目前该航线已进入谈判最后阶段。另外,为扩大天河机场的物流承载能力,提高物流服务水平,2018年天河机场开始推进国际航空物流园一期工程,包括新建国际货库、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国际代理人库、国内代理人库、冷链物流中心、口岸集中查验场所、海关卡口等项目。目前正在稳步推进当中,力争在2020年完工。

在新一轮《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对临空经济区提出构建紧密联系的轨道大都市区,建立适应区域空间结构的交通体系,建立区域分工合作的大交通格局。为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交通一体化工作,2019年我市加大了与孝感的交通对接力度,梳理了未来拟共同推进的两地交通一体化项目22个,涉及地铁、高速、市域道路等。

四、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意见

近年来,临空经济区加大投入力度,区域内生态环境大有改观。一是加快府河生态绿楔保护与修复工作,对童家湖堤、西湖堤、马家湖、姚子海、机场周边进行绿化美化。二是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对盘龙城污水处理厂等进行提标升级,完善配套管网建设及综合整治工程。三是实施堤防除险加固工程,对府河西湖堤、童家湖拦渍堤、府河童家湖堤进行除险加固。四是加强排涝工程建设,童家湖泵站预计今年6月底泵站可通电抽排,盘龙城泵站预计2020年汛期发挥效益。

在新一轮《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对临空经济区生态保护方面提出共同保护大都市区山水格局,划定蓝绿空间、禁止建设区,共同设立跨市域的区域自然公园与郊野公园。下一步,我们也将根据区域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空间分布、资源环境承载力等,确定主要资源环境制约因素,明确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定位。结合临空经济区规划产业布局、航空港及综合交通枢纽产生的大气、噪声等因素,从空间管控、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生态环境准入等方面提出生态环境管理要求。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府河、澴河、童家湖、野猪湖等水体水污染防治工作。

关闭 【打印此页】
.

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官网手机端

今日头条

大督查提意见

产业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