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办理

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20190567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19-08-21 10:46:00来源: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字号:[ ]分享:

关于“明确战略定位”。为实现青山区(化工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 “一轴两区三城”战略规划,青山区拟定了《青山区(化工区)产业转型升级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加快推动长江北湖生态绿色发展示范实施方案》,全面明确了北湖生态产业新城的战略定位。一是建设创新型装备制造高地。依托传统企业优势向高加工度和技术密集度升级,建设创新型装备制造高地。二是打造生态型新材料产业集群。依托原材料企业基础向中高端延伸拓展,打造生态型新材料产业集群。三是构建高品质现代服务体系。依托“城市双修”大幅提升城市品位,构建高品质现代服务体系。四是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市长江办已指导青山区完成《加快推动长江北湖生态绿色发展示范实施方案》,该《方案》提出在北湖以北谋划建设长江北湖生态绿色发展示范,北湖以南打造北湖生态新城,将产业与生态挂钩,打造全国生态治理样板与重工业区绿色转型发展的典范。

关于“明确实施范围”。为落实长江大保护、新旧动能转换要求,促进北湖区域高质量发展,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青山区政府、武钢集团联合拟订了《北湖产业生态新城空间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并报市政府同意。规划范围包括武钢主厂区以东青山区行政范围,用地面积约为107平方公里。选三片区域作为重点启动区和示范区,其中,示范区一为绿色路区域,示范区二围绕武钢北湖公司权属内北湖周边区域,示范区三临近青潭湖区域。示范区(启动区)将按照“生态、生产、生活”空间融合发展理念,通过对既有存量用地再利用的示范探索,将对环境治理、生态修复、产业转型、功能升级、基础设施提升、拆迁安置进行合理规划布局。

关于“明确产业规划”。青山区在《青山区(化工区)产业转型升级中长期发展规划》和《青山区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青山区(化工区)产业发展与转型指导目录》。《目录》分别提出各区域内引导优先发展的产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和优先承接的产业,包括青山区全域、滨江红城、北湖绿城、滨湖蓝城、转型升级示范区和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并明确各产业发展重点产品。

关于“明确建设模式”。北湖生态新城建设按照政府推动、市场操作的原则,坚持政企联动,整合集中了市、区政府及宝武集团的力量,全面推进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按照“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改造政策、统一还建安置、统一组织实施”工作思路和“统征储备”的建设模式,由市区联合成立的长生联公司、省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的二级平台公司分别负责实施武东、白玉和化工区共32个城中村综合改造项目。今年已启动拆迁签约6个村。

关于“明确平衡机制”。一是优化空间规划,释放土地资源;依据《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条例》的要求,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在北湖产业生态新城空间规划中,科学评估该区域基本生态控制线,释放土地资源。二是积极协调沟通,争取资金政策支持。争取国开行湖北分行政策贷款资金支持;积极与市财政局沟通,组织申报一般地方政府债券,争取税收返还、“四水共治”项目资金来源等政策支持;积极争取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等方面市级支持,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争取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专项2019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将北湖生态试验区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作为省级重大项目强力推进;与长江生态环保集团就合作内容和合作项目进行沟通,并将北湖生态试验区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作为重点合作项目进行推荐。三是加大政府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关于“明确组织架构”。2019年3月14日,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水利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我市开展长江滨水生态环境保护联合督办调研,市长江办积极配合青山区做好汇报和接待工作,就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向市主要领导汇报,并建议我市成立由市领导领衔的专项工作指挥部,推动北湖生态示范区建设。2019年4月2日,青山区成立了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北湖产业生态新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十一个专责工作小组。2019年6月4日,我市成立北湖产业生态新城建设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政府分管领导、宝武集团分管领导、青山区委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市重点办、发改委、规划局、经信局、财政局等市直部门、青山区政府、宝武集团城市新产业中心、武钢集团不动产中心领导为成员,研究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协调推进各项建设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协调,促进政企携手共建北湖生态新城。一是建立常态沟通机制;二是加大生态环保治理力度;三是合理释放发展空间;四是做好区域规划;五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关闭 【打印此页】
.

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官网手机端

今日头条

大督查提意见

产业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