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9-07-01 04:23:03来源:营商专班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
自2016年我市开展不动产登记业务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立足实际业务,响应企业群众诉求,从“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思路出发,推广不动产登记费移动支付,从办证“就近就便”思路出发,推行“同城通办”,从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效能思路出发,推介“不见面”服务,持续深化我市不动产登记服务改革,优化登记财产营商环境。
一、推广移动支付,“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再升级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前期自主研发推出了微信落宗、网上申请、刷脸查询、自助打证等一系列业内领先的便民自助服务。2019年4月26日起,我市不动产登记进入自助缴费时代,市民办理登记业务时,可通过微信、支付宝、手机银行等渠道在线支付,扫描收费通知书上的二维码,核实收件单信息和缴费金额后,即可缴纳登记费,既节约办事成本,又提升服务体验。
二、推行“同城通办”,不动产登记便捷度再提升
为进一步提高全市不动产登记便民利企水平,我市不动产登记自2019年6月17日起,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实行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和商品房抵押注销登记“同城通办”。企业群众在就近的政务中心提交相关登记申请,完成业务受理后,相关业务资料信息随即通过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传送给不动产所在区完成审核,审核信息再回到受理区完成缴税和发证。企业群众在就近的不动产登记窗口,就能办完从申请、缴税到领证的所有流程,企业群众办理相关业务不再“舍近求远”。
三、推介“不见面”服务,不动产登记服务效能再优化
6月20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面向全市银行金融机构组织召开了不动产登记“不见面”服务推介会,22家银行驻汉机构参加了此次推介会。
通过打造政银智慧服务平台,面向在汉银行,全面推行不动产预告登记、存量房抵押登记、抵押注销登记“不见面”服务工作。各商业银行根据自愿原则提出申请,由不动产登记部门商银行选择确定网点设置“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窗口”。申请的银行均可自行进行登记相关申请,申请数据资料通过信息平台传给不动产登记部门进行受理审核。审核通过后,证照结果可通过银行网点的不动产自助打印设备直接打印。目前,我市已有24家银行申请开设“不见面”服务,其中16家银行已开设“不见面”服务窗口。
上一篇: 减税降费落地生根 政策红利效应显现
下一篇: 发挥“三个作用”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