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淡水鱼产量减少 成本下降 价格上涨 养殖效益下降
发布时间: 2017-06-07 10:14:08来源:物价成本监审价格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
——2016年度农产品成本效益分析之六
据我们和新洲、江夏、蔡甸、汉南等4个区物价局成本调查监审分局对13户(精养11户、粗养2户)养鱼户调查,2016年鲜鱼产量减少,养殖成本下降,销售价格上涨,养殖效益下降。
一、养殖成本下降
每亩水面养殖总成本:平均(精养和粗养平均,下同)为3744.14元,比2015年下降6.12%。其中,精养为4542.1元,比2015年下降16.97%,粗养为2946.11元,比2015年上涨17.53%。
养殖成本平均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物质与服务费用减少,2016年费用为3017.47元,比2015年下降5.77%。其中仔畜费为558.55元、精饲料费为1989.77元、青粗饲料费为31.25元、医疗防疫费为78.94元,分别比2015年下降12.4%、6.58%、25.01%、15.71%;二是人工成本减少。每亩水面家庭用工天数减少为4.4天,比2015年下降22.81%。
二、鲜鱼平均产值、养殖效益均减少
每亩水面鲜鱼产值:平均为3890.8元,比2015年下降17.98%。其中,精养为4729.19元、粗养为3052.4元,比2015年分别下降22.63%、9.56%。
每亩水面养殖净利润:平均为146.66元,比2015年下降80.59%。其中,精养为187.09元、粗养为106.29元,比2015年分别下降70.86%、87.76%。
养殖效益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主产品产量下降所减少的收益小于平均价格上涨所增加的收益。一是饲养产量下降。每亩水面鲜鱼产量:平均为403.65公斤,比2015年下降35.63%,减少每亩水面产值1690元。其中,精养为461.88公斤,粗养为345.41公斤,比2015年分别下降40%、28.67%,分别减少每亩水面产值2444.93元、967.76元。二是出售价格上涨。每50公斤鲜鱼平均出售价格为481.95元,比2015年上涨27.41%,增加每亩水面养殖效益836.93元。其中,精养为511.95元,粗养为441.85元,比2015年分别上涨28.95%、26.79%,分别增加每亩水面养殖效益1061.68元、644.95元。
三、淡水鱼价格上涨的原因及建议
2016年因年中武汉市多区遭遇洪涝灾害,鱼池大量鲜鱼被洪水冲走,淡水鱼养殖平均产量大幅下降,本地市场供不应求,是淡水鱼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从今年的淡水鱼养殖情况看,鲜鱼总体养殖效益下降主要是由于洪涝灾害的影响,因此,2017年要提高淡水鱼养殖效益,我们认为,一是要加强鱼病防治以及地区的灾害预防机制,降低鲜鱼死亡损失率;二是要加强淡水鱼养殖成本、市场供求和鱼价的调查、监测和分析,及时发布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让养鱼户把握好市场行情,积极应对市场风险;三是积极采用生态养殖、混合养殖等模式,提高水面资源利用率,以较小的投入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