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发改要闻

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情况及启示


发布时间: 2009-09-03 11:36:00来源:字号:[ ]分享:

7月9日至10日,市综改办组织市经委、市国税局、武汉循环经济研究院、青山区、东西湖区、新洲区、黄陂区等有关单位,赴唐山市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进行了考察学习。一、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概况曹妃甸位于唐山市南部沿海,地处渤海湾中心地带,原本是一座带状沙岛,涨潮时面积仅为4平方公里,具有独特的“浅滩深槽”的地理优势,是渤海沿岸唯一不需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30万吨级大型泊位的天然港址。从1992年开始,河北省唐山市开始谋划曹妃甸的开发,先后投入7000多万元对其水文、地质等进行研究、论证。2003年启动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2月,首钢搬迁改造正式选址曹妃甸,围地10平方公里,10月曹妃甸工业区被列为国家第一批发展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2008年1月国家批准其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目前,唐山市财政担保贷款70多亿元,修建了从大陆到沙岛的18公里的主干道,完成吹沙造地约120平方公里,规划总改造面积310平方公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进行中。根据其总体规划,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产业链、钢铁产业链、石化产业链、装备制造产业链、海洋化工产业链等五大产业链,并重点建立能源综合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等四大管理控制体系,同时,着力推进海洋环境保护、雨水收集和回用、大气环境保护、灾害防治等四项工程,“最终形成产业内部、产业之间、产业与社会之间的循环经济产业网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截至目前,首钢京唐钢铁厂一期和曹妃甸电厂项目已建成。由于大部分项目尚处于在建状态,建成项目少,目前该示范区循环经济还只体现在首钢京唐钢铁厂内部循环,主要是充分利用钢厂的废气、废渣、废水、余热等,用于发电、建材、供热等方面。二、曹妃甸示循环经济范区建设的主要特点(一)思想解放,敢想敢干。曹妃甸由一座小沙岛,发展成为目前陆域面积达到140多平方公里的工业区,填海造地目前仍未获得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包括首钢京唐钢铁厂在内,大部分土地都未获得土地证。(二)规划先行,布局完善。从1992年开始启动曹妃甸工程前期工作,聘请14名院士和3500多名专家、学者反复论证、研讨和优化开发建设方案。《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08年1月正式获得国家批准。曹妃甸以此为指导,按照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和技术一流、规模一流、效益一流、生态一流的要求,将逐步建设成为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面向世界的国家级临港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区。(三)抢抓机遇,趁势而上。曹妃甸自1992年开始谋划开发建设,但一直未有实际性进展。2005年,国家发改委批复首钢搬迁选址曹妃甸,同时国家也正大力倡导发展循环经济,河北省唐山市紧紧抓住这些机遇,顺势申报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成为国家第一批发展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并且是11个获批示范区中唯一的新建园区。(四)积极宣传,广泛造势。目前,曹妃甸虽然已建成的项目并不多(只有首钢京唐钢铁厂一期和曹妃甸电厂),其它项目还处于策划层面,但其总体规划起点较高,宣传力度很大,通过各种途径的宣传造势,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及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及大力支持。三、几点启发(一)要加快《武汉市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办法》等有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及立法进程,争取尽早出台实施,为我市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法律保障及政策支持,促进我市循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要组织高层次研究机构,以更高的标准、更广阔的视野进一步修改完善《武汉市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武汉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规划》,确立示范性、规范性和长远性发展模式。(三)要充分发挥武汉循环经济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在项目策划和科技支撑等方面的作用,为我市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四)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国内的关注,争取国家对我市发展循环经济更多的指导和支持。同时,在全市生产流通领域、消费领域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大力宣传循环经济,使循环经济理念深入人心。(五)积极策划武汉循环经济规划及成果展示馆。一是选取专门场所,集中展示武汉循环经济,尤其是武汉大循环经济示范区的规划及发展成果;二是加大力度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突出特色、形成亮点。 指导协调处
关闭
.

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官网手机端

今日头条

大督查提意见

产业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