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家园打造三产融合示范园
发布时间: 2019-06-10 09:38:00来源:长江日报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
三产融合产业园鸟瞰图
农业信息化院士工作站落户未来家园
瞄准大健康产业,研发蛹虫草健康产品
武汉在刚刚出台的首个乡村振兴五年规划中提出,全市将大力发展数字化农业,至2022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科技引领是关键。
近日,江城首个农业信息化院士工作站落户江夏舒安。工作站由湖北未来家园高科技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共同打造,工作站将推进大数据、物联网及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运用,创新农业生产模式,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在乡村振兴战略支持下,院士专家的科研力量与涉农企业资源优势结合,在业内看来,工作站的签约意义重大。原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说,“未来家园致力于打造三产融合科技示范园,此次院士工作站科技团队的加盟,能助力企业运用高科技手段进一步深化三产融合,探索可供复制的农业产业链开发模式,助推江夏区乃至全市的乡村振兴及农业现代化进程。”
引进人才 实现信息化产业升级
以农业信息化作为切入点打造院士工作站,这在武汉是首例。武汉农业企业众多,为何首个农业信息化院士工作站选址未来家园?赵春江说,看中的是未来家园的超大体量、创新开发模式及三产融合的领先生产方式。
“规模大,有利于探索信息化开发体系;具备创新精神,能和高科技信息化无缝对接;三产融合是世界主流新生产方式的发展方向,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实现产业兴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综合几点,最终将工作站锁定在未来家园。”赵春江表示,信息化能做到的,是在农业领域构建人与自然交流空间,不断满足市场需求。
赵春江介绍,工作站将从4个方面着手展开工作。一是将信息化技术和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结合起来,让生产过程实现物联网管控、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投入;二是引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丰富农业生态、生活功能;三是建立农业大数据,实现生产和消费的精准对接;四是研发农业机器人,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首先进行的是大数据开发,为园区绘制一张精准的电子地图,园区内的每一栋建筑、每个产业园都清晰显示,参观园区,跟着定位走就行。架设物联网,手机扫一扫,每株农作物从播种、施肥到采摘、加工、包装、上架销售全程一目了然。”
未来家园总经理尹雨龙对院士工作站的落户,充满期待。他说,引入高端人才,建设技术创新体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未来家园院士工作站一定能够发挥产品研发、创新发展等方面的优势,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为推动江夏区乃至全市农业三产融合发展和精准扶贫作出更大的贡献。”
瞄准未来 加速三大产业融合
道路两旁,一边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猕猴桃果园,绿色葱茏,颗颗果实已经能看见模样,等待秋熟;一边是满山遍野的栀子花海,初夏时节,花儿开得正盛,香气随风蔓延;园区中央,六栋建筑环绕中心,形状如太阳散发耀眼光芒……步入当下的未来家园,风景如画,产业与生态完美融合。
尹雨龙介绍,未来家园项目坐落在梁子湖畔,规划总投资10亿元,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3.5亿元。项目规划用地1万亩,5300亩三产融合园区已建设完成,包括3900亩猕猴桃园、栀子花园及1万平方米蛹虫草智能培育室等。
未来家园力争打造全国一流的三产融合科技示范园区,项目秉承生态循环、科技创新、产业融合、绿色发展理念,以“三产融合四位一体”(三产+智慧信息)生态循环与融合发展模式为基础,以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物联网系统等高科技为手段,依托园区优质的生态环境,营造生态人居环境,创建美丽乡村示范基地,建设让市民身体健康、身心快乐、生活幸福的未来家园。
三产融合是未来家园的最大特点。第一产业的特色农业,与农产品深加工第二产业,及文旅康养、农业双创、乡村休闲度假、民宿餐饮、生态田园康养、会议会展、虚拟空间艺术教育、虚拟光影艺术等第三产业融合在一起。“园区内形成农产品生产、加工,及围绕农产品展开的文旅休闲等结合起来,形成三产融合产业链。”尹雨龙说。
目前,园区生产多个系列主打产品。蛹虫草培育完成后,经由生物提取精华智能生产线、含片及胶囊智能生产线等,加工成蛹虫草茶、蛹虫草含片等健康品;千亩花海中采集的栀子花,被制成生物面膜;猕猴桃园种植的猕猴桃,制成猕猴桃饼干等。栀子花园、猕猴桃园本身,也作为景点,接待市民前来游玩采摘。“三产融合,能让农业规模呈几何放大,带动农业快速发展,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尹雨龙说,“另一方面,各产业联动发展,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让村民、贫困户能在家门口工作,脱贫致富。”
曾在江苏打工的田铺村村民,现在未来家园蛹虫草种植馆工作,收入稳定的同时,还免去了夫妻两地分居、小孩无人照顾的苦恼;50多岁常年在外打工的李清连,现在在未来家园种植部花圃组上班,年收入达到5万元,收入高了还能在家门口挣钱……在未来家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尹雨龙介绍,目前,未来家园为当地村民提供了300多个就业岗位,其中合同工达到百人以上。“随着产业不断扩大,今后还将为当地村民带来更多发展机会。”
三产融合 构建大健康产业体系
“这是活的蚕蛹吧,最后变成了这个样子,好神奇”“这种也是虫草?吃了会有什么作用?”今年4月举行的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上,未来家园展出的蛹虫草培养皿,吸引了大批市民看稀奇。
在未来家园的建设体系中,三产融合是核心,而三产融合产业体系中的典型及重点,就是蛹虫草。
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健康产业在未来5年将扩大10倍,中国大健康市场蕴含高达16万亿元的市场规模。而武汉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中,将构建“一城一园三区”格局。
未来家园率先瞄准大健康产业,研发蛹虫草系列深加工产品。据介绍,蛹虫草的生产原理,是利用高科技手段,将菌体移植在蚕蛹上,经过一定周期的生长后,形成蛹虫草。再通过蛹虫草破壁技术进行深加工,最终制成蛹虫草茶、含片、饼干等。据介绍,蛹虫草是一种中药材,全程在无菌恒温恒湿环境下培养,不会存在重金属等外部杂质干扰,经过权威部门确认,蛹虫草的功效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尹雨龙介绍,在园区内的蛹虫草智能培育室,每天活蛹接种量达到2200公斤。蛹虫草是未来家园三产融合的首个典范项目,首批蛹虫草含片将在今年集中上市。“消费者对于健康农产品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打造三产融合科技示范园,重点培育蛹虫草健康产品,就是着眼武汉的大健康产业发展,为消费者带来安全可靠的健康农产品。”
撰文:胡毅 况毅
上一篇: 航空经济振翅高飞 航空新城强势崛起
下一篇: 落实减税降费政策 助力武汉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