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9-08-21 17:12:00来源: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
一、武汉市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按照《武汉市能源“十三五”规划》的整体要求,针对全市能源资源禀赋不足与能源需求总量偏大的实际,坚持提高能源保障度和节约能源并举,强化能源综合利用率,坚持推进能源多元化、低碳化;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并举,强化能源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实现能源体系的转型升级发展,2018年,我委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着力优化能源结构、协调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狠抓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持续推进清洁能源占比,鼓励使用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2018年,全市天然气用气量高达27.5亿立方米,较上一年增长13.6%,是中部地区用气量最大的城市;全市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4.78万千瓦,生物质年发电量达到8.5亿千瓦时。同2010年相比,武汉市2017年煤炭消费比重占比从53.81%下降到41.95%,非化石能源从8.71%增加到13%。通过推进能源低碳化,相比2010年,武汉市累计实现二氧化碳减排量约2200万吨。
电力方面,2018年全市用电量580.34亿千瓦时,超过全省用电总量的四分之一,增长11.74%。2019年武汉市将重点加快推进“特高压靠城、超高压进城”电网建设,力争特高压项目和江南超高压项目年内开工、江北超高压项目年内完成核准;加大城区配电网建设和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投资力度,2019年落实投资不少于22亿元,不断争强城乡电网支撑保障力度;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支持符合条件的用电企业参与电力市场交易,2019年交易量达到100千瓦时;争取更多长江三峡清洁能源,提高外来电引进比例,进一步扩大“以电代煤”范围和规模创造条件。按照国家最新政策要求,我市将狠抓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持续开展散煤治理,重点压减非电用煤,力争将全市散煤消费控制在100万吨以内,煤炭消费总量再压减150万吨,全面提高清洁能源占比。
燃气方面,2018年,全市天然气使用量27.5亿立方米,较上一年正常13%,是中部地区用气最大的城市,按照市政府工作部署,全力推进江夏安山液化天然气储备库扩建及白浒山液化天然气储配基地项目建设,11月7日,周先旺市长在我委“关于我市液化天然气储气设施项目推进情况的汇报”上作出批示,对我委在推进全市天然气储气设施建设方面开展的工作予以肯定。
新能源方面,全市光伏装机总容量达到14.78万千瓦(比去年增加5.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1.48亿千瓦时(比去年增长0.99亿千瓦时);龙源黄陂刘家山4.62万千瓦风电场项目正抓紧建设,预计2019年6月首台机组投产,2019年10月全部投产;全市5座垃圾焚烧发电厂总装机规模153万千瓦、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约7500吨/天,年发电量9.91亿千瓦时,年上网电量7.84亿千瓦时。
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方面,根据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精神,我委会同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印发lt;武汉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补贴实施方案gt;的通知》(武发改能源〔2017〕192号),开展了充电基础设施补贴发放工作。截止2018年底,我市新能源车保有量为48639辆,累计建成充电桩389座、充电桩103148个(其中:实际建成36710个,完全具备接入安装条件66438个),新能源汽车车桩比从2016年的1:0.21提高到目前的1:0.75。主要分布在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停车场、公交场所停车场、居民住宅区、国家电网网点、客运中心以及高速服务区等地区。
二、下一步主要工作
(一)着力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助力污染防治攻坚工作
继续实施《武汉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严格控制新增燃煤项目,开展禁燃区散煤治理,全市煤炭消费总量持续下降。制定下发《关于加强煤炭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对煤炭使用情况开展调查,严格执行煤炭质量标准,加强煤炭销售、储运和使用管理。
(二)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构筑能源发展坚实基础
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建立“周调度、周报告”协调机制,全力推进3万立方米的江夏安山液化天然气储备库扩建项目及33万立方米储罐的白浒山液化天然气储配基地项目建设,项目已分别于2018年10月18日及11月20日开工,预计将于2020年上半年投产。按照国家最新政策及市政府要求,稳步推进东西湖燃机热电联产项目及沌口燃机热电联产项目建设,目前该两个项目均已完成供热规划的审批工作,正抓紧开展其他相关前期工作。扎实推进“特高压靠城、超高压进城”等一批重大电网项目和城乡配电网建设,特高压陕北至武汉直流、荆门至武汉交流项目取得全部核准支持文件,超高压江南项目取得可研批复、江北项目通过可研评审。
(三)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制定我市“十四五”能源规划
加强顶层设计,引导新能源产业科学发展。“十三五”能源规划即将进入收官阶段,适时启动我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高站位、高起点,科学制定我市“十四五”能源规划。
(四)多措并举,助力清洁能源高效发展
确定清洁能源发展的战略目标,动员全社会积极开发、推广、应用各类清洁能源,在持续增加财政扶持力度的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清洁能源研发、应用、推动领域。完善清洁能源监管制度,加强规划引导,优化产业基地布局,形成结构合理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
(五)加强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行业环境
有关部门、企业和新闻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了清洁能源发展政策、规划布局和建设动态的宣传力度,让社会各界全面了解我市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意义,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清洁能源的建设运营,引导消费者对清洁能源的认可。如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武汉环保高校行”活动,组织引导在汉高校环保社团在校内外开展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节约能源等环保宣传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