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0-08-21 14:30:00来源: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
2018年9月,为切实解决我市酒店业“洗涤之困”(79家企业因环保不达标被关停,占全市洗涤企业数量及生产规模的70%左右,造成布草洗涤能力缺口700吨/日),按照周先旺市长批示“要跟踪问效、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要求,我委积极响应,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召集市直相关部门、部分酒店业重点企业开展座谈,了解武汉市酒店发展、布草洗涤需求及近期受冲击影响;二是赴青山、阳逻、黄陂、武汉开发区等实地调研,了解部分洗涤企业发展现状及建设布草洗涤基地现状条件;三是组织市商务局、市环保局、市洗涤行业协会赴四川成都、河北石家庄、承德(主要承接京津冀布草洗涤)、北京市调研,走访了环保部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洗染专业委员会、相关城市洗涤行业协会,考察了洗涤产业园,与行业龙头企业进行了座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武汉市布草洗涤基地选址和项目策划方案》,提出要正确处理好加强环保与服务发展的关系,坚持市场化、规模化、园区化、集群化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经过向各区征求意见及实地考察,在召开专家评审会后,确定了位于青山区及新洲区两处洗涤基地的建设工作。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研,提出坚持绿色化、市场化、规模化、集群化的原则,推进武汉市布草洗涤基地选址和项目建设工作。
我市新洲区布草洗涤基地在此背景下建成,受到了中央、省、市多家媒体的关注。截至2019年7月9日,仅据新华社新闻信息统计监测,已有372家媒体刊载转发新闻,其中包含中央媒体12家,微信和客户端阅读量达近80万次,点赞评论超过7000人次,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也对该洗涤基地进行专题报道,中国日报(CHINA DAILY)也于7月11日刊载洗涤基地新闻,向全世界发出武汉声音。近年来,国内旅游住宿业在卫生方面问题频发,有网友认为,武汉绿色洗涤基地的建成为全国酒店布草安全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值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青山区洗涤基地也有多家大型洗涤工厂承租进入,全自动化洗涤生产线已安装运行。全市布草“洗涤之困”基本得到缓解。
军运会期间,新洲洗涤基地与军运村签订独家协议,对军运村客房布草全部实行租赁模式,为军运会节约经费,并降低了军运会闭幕后的物资处理压力。对服务于军运村的布草物料,小到毛巾,大到床单,均“植入”芯片,采用物联技术、数字化管理,使洗涤质量、洗涤状况、物流过程可追溯,提升工作效率,减化工作流程,整个洗涤过程可视化智能化。其选用德国隧道式洗涤龙,洗涤每公斤纺织品的耗水量由传统方式的25升降低至5升,年节水量近70万立方米。生产废水采用严格的处理工艺,使用先进的水回用技术,满足环保标准。
为提高公用纺织品清洗服务质量,由市商务局提出,并组织武汉洗染业协会制定的《公用纺织品清洗服务规范》,经市市场监管局批准为武汉市地方标准(2019年第4号),于2019年10月18日正式实施。市商务局与武汉洗染业协会共同编写的《2018武汉市洗染行业发展白皮书》共计三万余字,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行业趋势研判、发展对策及政策建议四个方面对我市洗染行业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通过调查及白皮书的编写,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全市洗染行业发展现状,看到了成绩,发现了不足,为政府宏观调控和制定产业规划、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随着行业加速转型升级,合法规范化的洗涤厂区、以洗衣龙为主要洗衣设备的大型洗衣工厂、基于物联网的“布草租赁”产业链模式将得到快速发展。